[实用新型]圆形导光板有效
申请号: | 201820723195.6 | 申请日: | 2018-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554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8 |
发明(设计)人: | 佘晓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矽能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6/00 | 分类号: | G02B6/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戴锦跃 |
地址: | 3113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光面 圆形导光板 导出面 导出 传导面 导光板 反射区 入光面 传导 反射 光源 本实用新型 板状本体 传输路径 反射路径 光束通过 光源布置 透明板状 轴向两侧 导光 减小 排布 传输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圆形导光板,包括透明板状本体,所述板状本体包括于轴向两侧方向上的第一导光面以及第二导光面,于圆周上的光源入光面,光源布置于圆形导光板的圆周外侧;所述第二导光面上设置有多个沿径向依次排布的环形反射区,所述环形反射区包括有分别与光源入光面和第一导光面之间形成夹角的导出面、与导出面相接的传导面。光束通过传导面的反射后,于传导面与第一导光面之间传导反射,反射路径变短,光束在导光板内部的传输路径变短,减小了光在导光板内部传输的损耗,提升了光的利用率,最后由导出面对光进行导出,并通过多个导出面共同控制光线的导出比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导元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圆形导光板。
背景技术
导光板是一种将点光源转化为平面光源的重要光传导介质。
现有的导光板多是设计成大小迥异、距离有别、数量众多的凸网状微粒(或凹微孔),它将起着对光的散射和折射作用,把沿着平板传导光束散射、折射到平板表面,从而使整块光学导光板发出柔和、均匀的平面光。
导光板的形状样式有很多,包括整体呈矩形面,也有的整体呈圆面的,相应的导光板的形状不同,相应的结构原理也会有差异,公告号为CN204227325U公开了一种新型LED圆形导光板,其包括一透明或者半透明的板状本体,该板状本体的一侧边端面至少设有一LED灯组,所述板状本体表面或在层迭在板状本体上的光学片上形成凹凸V型槽,所述凹凸V型槽为圆形纹,环绕中心点,发射光源,减少光亮的流失。
该导光板为上下平行的板状本体,LED灯组设于板状本体的边缘。如图1所示,当侧边的LED灯组的光束射入后,光束的平行光与板状本体上的凹凸V型槽能够相交的面积小,光源的导出效率极其低下,尤其是在小尺寸下的圆形导光板下,该缺点尤为明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圆形导光板,其具有光导出效率较高、材料成本较低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圆形导光板,包括透明板状本体,其特征是,所述板状本体包括于轴向两侧方向上的第一导光面以及第二导光面,于圆周外侧的光源入光面,光源布置于圆形导光板的圆周外侧;
所述第二导光面上设置有多个沿径向依次排布的环形反射区,所述环形反射区包括有分别与光源入光面和第一导光面之间形成夹角的导出面,该导出面相对第一导光面呈倾斜设置,且光源的光束经过光源入光面射入经导出面折射或反射导出,多个导出面共同控制光源入光面射入的光线的导出比率;
环形反射区还包括与导出面相接的传导面,传导面近第二导光面一侧,且每一个所述传导面与第一导光面之间的轴向距离沿光源入光面至圆心方向逐渐递减,所述传导面任一点的切线与第一导光面形成的夹角小于导出面任一点的切线与第一导光面形成的夹角,光源的光束沿光源入光面至圆心方向,于传导面与第一导光面之间传导反射,其中,经传导面反射的光束与第一导光面形成α夹角,该α夹角随光线在传导面上的多次反射而逐渐增大。
进一步设置:所述环形反射区的导出面数量为两个,两个相邻所述导出面的倾斜方向相反且两个所述导出面远传导面一侧的端部通过设置有连接面实现连接。
进一步设置:所述传导面的径向长度沿光源入光面至圆心方向逐渐递减。
进一步设置:每一个所述环形反射区的连接面与导出面最高点之间的距离沿光源入光面至圆心方向逐渐递增。
进一步设置:所述连接面为弧面或平面。
进一步设置:所述连接面与导出面之间设置为圆弧过渡。
进一步设置:所述传导面任一点的切线与第一导光面形成的夹角为0~15°,所述导出面任一点的切线与第一导光面形成的夹角为20~6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矽能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杭州矽能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72319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