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雨伞烘干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721366.1 | 申请日: | 2018-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541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8 |
发明(设计)人: | 陈昱甫;杨楚君;郑阿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理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F26B15/02 | 分类号: | F26B15/02;F26B23/06;F26B25/00;F26B25/02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陈卫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雨伞 烘干装置 驱动装置 湿度传感器 安装平台 新型雨伞 烘干器 烘干 本实用新型 电器技术领域 自动化控制 电源装置 公转运动 控制器电 箱体设置 中空结构 自动停机 控制器 电连接 钩状物 开口处 箱体门 挂载 自转 开口 监测 检测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器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新型雨伞烘干装置。一种新型雨伞烘干装置,包括中空结构的箱体,所述箱体设置有开口并在开口处设置有箱体门,所述箱体中设置有安装平台,所述安装平台上设置有用于雨伞自转与公转运动的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上设置有用于挂载雨伞的若干个钩状物;所述安装平台的底部分别设置有烘干器以及用于检测雨伞湿度的湿度传感器;所述烘干器、湿度传感器以及驱动装置分别电连接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有电源装置。本实用新型通过驱动装置减少了雨伞烘干的时间,同时也减少了烘干器对雨伞的破坏;通过湿度传感器的设置可以及时监测雨伞烘干状态,完成烘干作业后,自动停机,实现了雨伞烘干装置的自动化控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器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新型雨伞烘干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使用的新型雨伞烘干装置,雨伞与烘干装置的相对位置都是固定不变的。在雨伞烘干的过程中,由于雨伞与烘干装置的位置固定不变,就会造成雨伞靠近烘干装置一侧的温度较高,雨伞远离烘干装置的一侧温度较低。这种现象一方面会造成雨伞的整个烘干过程时间变长;另一方面由于雨伞受热不均,会加速雨伞伞面的材质老化,严重影响雨伞的使用寿命;同时目前存在的雨伞烘干装置,人工参与度高,还需要人工实时监测整个烘干过程,极大了影响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新型雨伞烘干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雨伞烘干装置,包括中空结构的箱体,所述箱体设置有开口并在开口处设置有箱体门,所述箱体中设置有安装平台,所述安装平台上设置有用于雨伞自转与公转运动的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上设置有用于挂载雨伞的若干个钩状物;所述安装平台的底部分别设置有烘干器以及用于检测雨伞湿度的湿度传感器;所述烘干器、湿度传感器以及驱动装置分别电连接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有电源装置。
在本技术方案中,通过驱动装置的设置可以带动挂载在钩状物上的雨伞进行自转以及公转运动,在雨伞烘干过程中防止了雨伞靠近烘干器的一侧温度过高,而远离烘干器的一侧温度过低,能够保证雨伞在烘干器的作用下受热均匀,提高了雨伞烘干的时间,减少了烘干器对雨伞伞面的破坏作用,延长了雨伞的使用寿命;通过湿度传感器的设置,可以时时监测雨伞的湿度并将监测的数值传递至控制器,当达到控制器设定的值时,控制器发出指令,烘干器以及驱动装会停止作业,有效提高了对雨伞烘干的智能控制。
优选地,所述的驱动装置包括驱动电机、与驱动电机输出轴相连的中心轮以及设置在安装平台上的内齿圈;所述中心轮上设置有若干个与所述内齿圈啮合的行星轮;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控制器相连。
优选地,所述行星轮通过键轴与所述中心轮相连,所述键轴的下端与所述钩状物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安装平台的下端面设置有冷凝板,所述冷凝板与所述的控制器电连接。
优选地,所述安装平台的下端面设置有环绕所述钩状物的环形挡板结构。
优选地,所述箱体的底部设置有集水槽,所述集水槽上设置有外露于所述箱体的引流管,所述引流管上设置有阀门。
优选地,所述烘干器为U型管电热丝,所述U型管电热丝均匀设置在所述箱体的四个角位置。
优选地,所述驱动电机固定安装在所述箱体顶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新型雨伞烘干装置,通过驱动装置的设置可以带动挂载在钩状物上的雨伞进行自转以及公转运动,能够保证雨伞在烘干器的作用下受热均匀,提高了雨伞烘干的时间,减少了烘干器对雨伞伞面的破坏作用,延长了雨伞的使用寿命;通过湿度传感器以及控制器的设置,可以实时监测雨伞的湿度,对整个烘干过程起到一个智能控制的作用;通过冷凝板的设置可以将烘干时产生的热气冷凝成水后被集水槽收纳后通过引流管排出箱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理工学院,未经东莞理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72136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