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列车车体侧墙有效
申请号: | 201820720170.0 | 申请日: | 2018-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81493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7 |
发明(设计)人: | 林文君;刘福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铁建重工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D17/08 | 分类号: | B61D17/08 |
代理公司: | 北京聿华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1 | 代理人: | 刘华联 |
地址: | 410100 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边梁 车窗 列车车体 本实用新型 车窗本体 安装口 支撑梁 侧墙 平行设置 水平设置 窗框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列车车体侧墙,属于列车车体部件,包括水平设置的第一边梁;与所述第一边梁平行设置的第二边梁;设置在所述第一边梁和所述第二边梁之间的若干支撑梁,相邻两个所述支撑梁之间设置车窗安装口;以及设置在所述车窗安装口内的车窗本体,所述车窗本体边缘通过设置窗框连接所述车窗安装口。本实用新型在设计完成后不会随车窗尺寸的要求改变而改变,适应各种尺寸、形状的车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列车车体侧墙,尤其一种可调节窗口尺寸的列车车体侧墙。
背景技术
目前较多车体侧墙的设计不能适应车窗的尺寸变更要求,通常车体侧墙的窗口尺寸按照产品工业设计要求设计计算得出。然而产品窗口外观设计调研、评审、变更到最后的定稿要花费很长时间,因此车体侧墙的设计、制作要严重延后。另外,窗口的外观方案设计在车体设计的中后期发生变更,则会对车体的整体的结构产生影响,而这种影响有可能会是颠覆性更改,需要重新设计、制作车体侧墙。这样会大大增加车体结构设计工作量。另外,现国内通行的车体侧墙设计窗口尺寸普遍偏小,达不到更好的视野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列车车体侧墙,设计完成后不会随车窗尺寸的要求改变而改变,适应各种尺寸、形状的车窗。
本实用新型的提出了一种列车车体侧墙,包括:
水平设置的第一边梁;
与所述第一边梁间隔开且平行设置的第二边梁;
连接在所述第一边梁和所述第二边梁之间的若干支撑梁,相邻两个所述支撑梁之间设置车窗安装口;以及
设置在所述车窗安装口内的车窗本体,所述车窗本体的边缘通过窗框连接所述车窗安装口。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窗框为一体成型的空心的矩形板,所述窗框的外边缘形状与所述车窗安装口的形状相匹配,所述窗框内边缘与所述车窗本体形状相匹配。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窗框包括若干窗板。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窗板包括连接所述第一边梁的上窗板、连接所述第二边梁的下窗板、以及连接所述支撑梁的第一侧窗板和第二侧窗板之中的一个或多个。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支撑梁包括若干并排设置的型材立柱。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型材立柱包括平行设置的两个型材板,以及连接两个型材板的若干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之间形成中空的支撑单元。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支撑单元的截面为矩形、梯形或三角形。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型材立柱的端部设置有用于其他型材立柱、第一边梁或第二边梁的连接部件。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车窗安装口具有固定的形状,所述窗框构造成能够根据车窗本体的形状和尺寸而改变形状和尺寸。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窗体安装口的四个角分别设置为圆角。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列车车体侧墙,设计完成后不会随车窗尺寸的要求改变而改变,适应各种尺寸、形状的车窗。本实用新型的列车车体侧墙根据初始条件设计,待车外观设计的窗尺寸形状确定后,再设计窗板结构。这样,车体侧墙设计不会受到后期车窗细节尺寸变化而带来的重新设计计算,只需要对窗框进行调节就可以符合车窗尺寸的要求。同时能够最大程度实现模块化设计,设计变更影响部件较少,从而提高了设计、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案的列车车体侧墙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铁建重工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铁建重工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72017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