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软板电容感应式的汽车开门前警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719447.8 | 申请日: | 2018-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85933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2 |
发明(设计)人: | 温嘉文;温如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荣耀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Q9/00 | 分类号: | B60Q9/00;B60R16/023;B60J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达信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1 | 代理人: | 黄志华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北***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容式感应 容置空间 软板 电容感应式 处理电路 警示装置 内门把手 手把组件 穿孔 警示 内门 饰板 开门 本实用新型 车门连杆 感应电容 警示单元 警示模式 命令执行 汽车 穿过 容纳 运作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软板电容感应式的汽车开门前警示装置,其包含内门把手饰板、内门手把组件、软板、电容式感应组件、电容式感应处理电路、警示单元及控制单元,其中,内门把手饰板上设有穿孔及设有容置空间,该内门手把组件的一部份穿过此穿孔与车门连杆连接,另一部分容纳在所述容置空间中,且所述容置空间为电容式感应组件的感应范围,电容式感应处理电路处理并产生感应电容值令控制单元产生警示命令,而使得控制单元内所设的警示模式依据警示命令执行运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警示装置,尤指一种软板电容感应式的汽车开门前警示装置。
背景技术
在交通意外中,汽车驾驶或乘客在开门时未注意邻近道路的交通状况而贸然开启车门,使后方来车或行人反应不及而直接撞上车门,因此车门直接撞上附近的车辆及行人的事故时常发生。
为解决上述的安全问题,先前技术如,汽车门安全警告装置(TW M509150)、车门开启安全警示装置(TW M510875)、车门警示系统(TW M522149)、车门开启语音提醒装置(TWM524280)、具安全与声音之感测装置(TW M529620)、车用警示装置(TW M530762)、汽车开门警示装置(CN202782885U)、汽车开门警示结构(TW M523614)...等案件提出在汽车内门把手上安装按键、红外线、超音波、体温感测红外线(PIR)...等感应装置来感测使用者是否有开启车门的动作,并连带产生警示讯号来警告使用者。
然而,上述技术在实际应用上有诸多的限制,举例来说,当在内门把手上安装按键时,由于启闭次数相当的频繁,而按键间的缝隙容易受到杂物影响而失能,前述二个问题会严重的影响按键可正常运作的机率。
而红外线以及超音波等方案多将感测讯号的收发装置设于内门手把与内门把手饰板之间,并判断讯号是否被遮断以产生警示讯号,但是此种方案在使用者手部未在指定区域间操作时则会产生误动作,而影响使用者对此类产品的信心。
另外,采用体温感测红外线的方案则容易在车内温度接近或超过37度后,或者使用者载上手套时无法正确判断使用者是否正在开启车门,而无法操作在实际车装环境中。
为解决以上的问题,TW M543807提出以电容式触控汽车内门把手警示装置来判断使用者是否接近或碰触内门把手,并据以产生警示讯号。然而,在实施时,因为车内门把手饰板多为弧状设计,若使用传统硬式电路板会因无法完全贴合于车内门把手饰板的形状,而增加设置于车门板内的体积,因此并非每种车型都能适用。且因为汽车在运作时会有许多电气讯号干扰,而容易发生感应不良的问题,造成警示装置的误判。
综上所述,目前汽车开门前警示装置的设计有加以改善的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先前技术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软板电容感应式的汽车开门前警示装置,通过软性电路板的装置设计,增加汽车开门前警示装置的感应精确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荣耀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荣耀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71944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