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车载显示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0716837.X | 申请日: | 2018-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396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4 |
发明(设计)人: | 程言军;蒋燕红;陈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帝显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6/00 | 分类号: | G02B6/00;G02F1/13357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414 | 代理人: | 张全文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光明***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光区 入光部 网点 导光部 车载显示器 背光模组 导光结构 显示模组 光源 本实用新型 一体成型的 出射光线 显示效果 显示装置 均匀性 布设 散射 导光 光槽 容置 反射 密布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装置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车载显示器,包括背光模组和显示模组,背光模组包括光源以及导光结构,导光结构包括入光部、用于进行导光的导光部以及用于对光线进行反射和散射的网点单元,入光部设有用于容置光源的入光槽,导光部包括一体成型的第一导光区和第二导光区,入光部设于第一导光区的一侧;网点单元包括多个设于第一导光区和第二导光区的网点,随着导光部离入光部由近及远,网点由疏到密布设,且网点的尺寸由小到大布设;显示模组包括第一显示单元以及第二显示单元,第一显示单元设于第一导光区的表面,第二显示单元设于第二导光区的表面;确保了经第一导光区和第二导光区出射光线的均匀性,具有更好的显示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装置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车载显示器。
背景技术
目前,液晶车载显示器作为电子设备的显示部件广泛应用于各类电子产品中,例如可用于车载显示器中。液晶显示由于其非自身发光的特性而要求由背光模组来显现其亮度,因此背光模组是液晶车载显示器中必不可少的重要部件,而背光模组的发光特性则与导光结构息息相关。
背光模组依照光源射入位置的不同,分成侧入式背光模组与直下式背光模组两种。直下式背光模组是将发光光源设置在显示面板后方,发光光源的线光源转化成面光源提供给显示面板。侧入式背光模组则是将发光光源设于显示面板侧后方的背光边缘,发光光源发出的光线从导光结构一侧的入光面进入导光结构,并从出光面射出,形成面光源提供给显示面板。
车载显示器是一种常见的显示装置,包括具有导光板的背光模组和显示面板。现有的机动车通常设有多个用于显示不同信息的车载显示器,车载显示器之间相互独立设置,难以保证各个车载显示器显示亮度一致,且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不同车载显示器的显示效果的变化情况也发生不同的变化,造成显示亮度不均匀,从而显示效果不佳,影响使用体验;同时为每个显示装置提供光线的光源不稳固,影响光源的稳定性。
以上不足,有待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载显示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车载显示器显示效果不佳、光源不稳定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车载显示器,包括背光模组和显示模组,所述背光模组包括用于提供光线的光源以及导光结构,所述导光结构包括用于供所述光源的光线入射的入光部、用于进行导光的导光部以及用于对光线进行反射和散射的网点单元,所述入光部设有用于容置所述光源的入光槽,所述导光部包括一体成型的第一导光区和第二导光区,所述入光部设于所述第一导光区的一侧;
所述网点单元包括多个设于所述第一导光区和所述第二导光区的网点,随着所述导光部离所述入光部由近及远,所述网点由疏到密布设,且所述网点的尺寸由小到大布设;
所述显示模组包括第一显示单元以及第二显示单元,所述第一显示单元设于所述第一导光区的表面,所述第二显示单元设于所述第二导光区的表面。
进一步地,所述入光槽为弧形槽或齿形槽。
进一步地,靠近所述入光部边缘的入光槽的轴线与位于所述入光部中部的入光槽的轴线之间的夹角为25°~45°。
进一步地,所述网点为圆形网点,所述网点的直径范围为0.14毫米~0.77毫米,所述网点的密度范围为3.07%~57.88%。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导光区的上边缘包括上曲线边,所述第一导光区的下边缘包括下曲线边,所述上曲线边和所述下曲线边相对外扩。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导光区上边缘还包括与所述上曲线边连接的上直线边,所述上直线边靠近所述入光部,所述上曲线边靠近所述第二导光区;
所述第一导光区下边缘还包括与所述下曲线边连接的下直线边,所述下直线边靠近所述入光部,所述下曲线边靠近所述第二导光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帝显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帝显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71683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