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压缩空气与高压烟气耦合的受热面吹灰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0715327.0 | 申请日: | 2018-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655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1 |
发明(设计)人: | 张光学;詹明秀;王进卿;池作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计量大学 |
主分类号: | F23J3/00 | 分类号: | F23J3/00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 代理人: | 张贵宾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吹灰 烟气引出管道 本实用新型 受热面管束 压缩空气 烟气管道 换热器 受热面 烟气 吹灰系统 高压烟气 增压风机 供气管 喷吹口 耦合的 压缩空气管道 辅助设备 内部延伸 增压 耦合 两套 连通 外部 补充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压缩空气与高压烟气耦合的受热面吹灰系统,属于换热器辅助设备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第一吹灰器、第二吹灰器和烟气引出管道;所述烟气引出管道由烟气管道内部延伸至烟气管道外部;所述烟气引出管道通过烟气增压风机连接至第一吹灰器的供气管,所述第一吹灰器的喷吹口面向换热器的受热面管束;所述第二吹灰器的供气管连通压缩空气管道;所述第二吹灰器的喷吹口面向换热器的受热面管束。本实用新型利用烟气增压风机将部分烟气引出烟气管道并增压后送至第一吹灰器,对受热面管束进行吹灰;同时,压缩空气通过第二吹灰器对受热面进行吹灰,两套吹灰器耦合使用,相互补充,达到很好的吹灰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换热器辅助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压缩空气与高压烟气耦合的受热面吹灰系统及其吹灰方法。
背景技术
燃煤锅炉等设备配置大量对流受热面,但是由于燃煤烟气中含有较高浓度的飞灰,受热面常发生积灰和堵塞问题,影响了换热效率,同时增加了受热面烟气阻力,严重时会造成停炉等后果。因此,这些受热面普遍配置吹灰装置。
常用的吹灰器包括蒸汽吹灰器和声波吹灰器等,蒸汽一般具有较高压力和温度,吹灰效果明显,但是同时也容易将受热面吹损,造成工质泄漏等事故,并且增加烟气中湿度,使受热面腐蚀;声波吹灰器效果有限,且耗能较大,目前应用较少。也可以采用压缩空气进行吹灰,但是,如果只采用压缩空气吹灰,压缩空气使用量不能太大,否则会将过多的空气送入烟道,增加了烟气量,不仅增加了烟气中的氧含量,而且使烟气流经下游时的流速增加,影响换热效率。
因此,无论是采用蒸汽还是压缩空气吹灰,使用的工质流量都不能太大,否则增加烟气量、改变烟气成分,对下游的换热系统产生不利影响。但是如果工质流量都不大,吹灰效果又比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解决现有技术中无论是采用蒸汽还是压缩空气吹灰,使用的工质流量都不能太大,否则增加烟气量、改变烟气成分,对下游的换热系统产生不利影响;但是如果工质流量都不大,吹灰效果又比较差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压缩空气与高压烟气耦合的受热面吹灰系统及其吹灰方法。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压缩空气与高压烟气耦合的受热面吹灰系统,包括第一吹灰器、第二吹灰器和烟气引出管道;所述烟气引出管道由烟气管道内部延伸至烟气管道外部;所述烟气引出管道通过烟气增压风机连接至第一吹灰器的供气管,所述第一吹灰器的喷吹口面向换热器的受热面管束;所述第二吹灰器的供气管连通压缩空气管道;所述第二吹灰器的喷吹口面向换热器的受热面管束。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吹灰器和第二吹灰器均为伸缩式吹灰器。第一吹灰器和第二吹灰器均为伸缩式吹灰器,可以保证对整个受热面管束进行全区域吹灰。
更优选的,所述第一吹灰器和第二吹灰器的伸缩行程为烟气管道的宽度。进一步保证对整个受热面管束进行全区域吹灰。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吹灰器机体位于烟气管道的下部;所述第二吹灰器机体位于烟气管道的上部。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烟气引出管道位于烟气管道内部的一端设置有由宽变窄的收缩口。一定程度上增加烟气引出量。
采用所述压缩空气与高压烟气耦合的受热面吹灰系统对换热器受热面吹灰的方法,利用烟气增压风机将烟气管道内的烟气由烟气引出管道引出并增压后,送至第一吹灰器,利用高压烟气对受热面管束进行吹扫;同时压缩空气通过压缩空气管道被送入第二吹灰器,利用高压空气对受热面管束进行吹扫。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烟气管道内烟气的5%-30%通过烟气引出管道并经烟气增压风机进入第一吹灰器。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烟气增压风机将烟气引出管道引出的烟气增压至5-40kPa。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吹灰器的喷吹口的烟气速度为80-250m/s。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计量大学,未经中国计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71532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炉排式生物质锅炉炉渣水冷碾压风选输送循环系统
- 下一篇:烟道飞灰清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