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注射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0715190.9 | 申请日: | 2018-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90049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1 |
发明(设计)人: | 刘晓宁;韩安邦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晓宁 |
主分类号: | A61M5/178 | 分类号: | A61M5/178;A61M5/32 |
代理公司: | 陕西增瑞律师事务所 61219 | 代理人: | 孙卫增 |
地址: | 710003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针头 针筒 针帽 本实用新型 螺旋结构 注射器 下端 翼耳 反向螺旋结构 分离针 螺纹 拔除 去除 对称 医护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注射器,包括针帽、针头和针筒,其特征在于:针帽与针头,针头与针筒分别通过正、反向螺旋结构连接,所述螺旋结构由一圈螺纹构成;所述针头下端外侧具有对称的翼耳,针头下端外侧螺旋结构位于翼耳上方。本实用新型有效的防止了在分离针帽、针头的过程中针头与针筒分离,同时减少了操作的复杂性,去除针帽或针头时不需要用力拔除,防止用力过猛,针头扎到人,且方便医护人员对针头与针筒进行分离。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注射器,具体涉及一种具有反向螺旋结构及翼耳的注射器,属于医疗器械领域。
【背景技术】
注射器是一种常见的医疗用具,早在15世纪,意大利人卡蒂内尔就提出注射器的原理,主要用以注射药液或抽液。
目前,用于人体注射的一次性使用的无菌塑料注射器以其灭菌可靠、造价低廉、取用方便等优点在全世界普遍使用,并广泛应用于注射、抽血、配药等医护工作领域。现有的普通注射器为了防止针头从针帽中脱落而被污染,设计增大了针头与针帽间的平面摩擦力,但这却给注射器的使用造成了很大的不便,医护人员拔下针帽时要克服很大的摩擦力。如此一来,被针头刺伤的机率大增,同时工作效率降低;有时医护人员用力过大,甚至会一起拔出针头和针帽,从而增加了注射器污染的危险。另外,由于用力过大,针头很容易与针帽发生碰撞甚至在针帽内侧留下划痕,影响针尖的锐度,造成安全隐患。
为解决上述问题,中国专利CN201520006313.8公开了一种注射器,在针帽内部下1/3段设置有针帽螺旋结构,在针栓外部设置有与针帽相对应的螺旋结构。其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螺旋结构代替直接插入的连接方式,从而易于实现针帽与针头的分离。
申请人通过研究发现,专利CN201520006313.8的技术方案,虽然有利于实现针头与针帽的分离,但是其操作复杂,需经多次旋转,且仍然存在着在分离针帽和针头过程中,容易将针头与针筒分离的缺陷。同时,在分离针头与针筒的过程中,不方便操作。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申请人提供了一种易于分离的,具有翼耳的反向螺旋结构注射器。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方案为:
一种注射器,包括针帽、针头和针筒,其特征在于:针帽与针头,针头与针筒分别通过正、反向螺旋结构连接,所述螺旋结构由一圈螺纹构成;所述针头下端外侧具有对称的翼耳,针头下端外侧螺旋结构位于翼耳上方。具体地,针帽下端内侧设置有一圈逆时针方向螺纹,与针头下端外侧的逆时针螺纹结构相对应;针头下端内侧设置有一圈顺时针螺纹,与针筒顶端外侧设置的顺时针螺纹结构相对应。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针帽外侧表面设置有突出纹路。所述突出纹路的作用为增加摩擦,易于用手持捏。
更进一步地,所述突出纹路为平行突出纹路。
更进一步地,所述平行突出纹路沿针帽长轴线方向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翼耳为长方形,圆形或弧形。
上述翼耳表面可设置突出纹路,便于捏持。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针帽与针头、针头与针筒分别采用正、反向螺旋结果,防止在分离针帽、针头的过程中针头与针筒分离;去除针帽或针头时不需要用力拔除,防止用力过猛,针头扎到人。
本实用新型螺旋结构采用一圈螺纹,减少了操作的复杂性,节约了分离时间。
本实用新型针头底部外侧设置有对称的翼耳,医护人员装卸针头时便于用手持捏。
本实用新型针帽外侧表面设置有突出纹路,增加摩擦,便于用手捏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注射器针帽结构设计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晓宁,未经刘晓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71519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皮下注射专用的预灌封注射器
- 下一篇:新型麻醉科麻醉针刺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