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定量供给调压控制二冲程能量转换气动发动机有效
申请号: | 201820714448.3 | 申请日: | 2018-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033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07 |
发明(设计)人: | 杨秀林;曹守青;孙晓明;杨雪;曾尚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秀林 |
主分类号: | F01B29/10 | 分类号: | F01B29/10;F01B25/02 |
代理公司: | 大连智高专利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21235 | 代理人: | 刘文平 |
地址: | 165036 黑龙江省大兴***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定量供给 调压控制器 发动机机体 气动发动机 控制器 能量转换 本实用新型 调压控制 高压气体 控制系统 二冲程 分配器 发动机结构 气体利用率 膨胀做功 依次连接 做功 充气 模糊 震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定量供给调压控制二冲程能量转换气动发动机,包括调压控制器、高压气体分配器、定量供给控制器、发动机机体总成和控制系统,调压控制器、高压气体分配器、定量供给控制器、发动机机体总成由上至下依次连接且均与控制系统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调压控制器、定量供给控制器、发动机机体总成等结构,把现有气动发动机的模糊充气做功,改变为定量供给爆发膨胀做功。本发动机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功率强劲,气体利用率高,震动小,工噪低。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动发动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定量供给调压控制二冲程能量转换气动发动机。
背景技术
随着全球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气动发动机近于零的排放标准,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观注,众所周知气动发动机是一种利用气能的施放直接生成机械能的装置(施放的质量决定发动机的工作质量)。不存在传统发动机的能量转化过程,然而一些气动发动机却依然延用了四冲程发动机的工作方式,其结构设计,控制方法,工作过程都无法满足气动发动机的工作需求,且造成发动机功率的严重内耗,致使发动机无法达到应用要求,现有的二冲程气动发动机,由于采用阀系控制,其结构复杂,响应速度慢,无法达到实际应用的要求,纵观气动发动机市场,不论四冲程,二冲程气动发动机其结构设计,控制方法,工作过程,脱离了气动发动机能量转换的基本要求,把发动机的做功过程混淆于充气过程,造成流量,压力的紊乱,使气动发动机无法达到正常的工作要求,因此创造实用新型一种新的气动发动机,势在必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定量供给调压控制二冲程能量转换气动发动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定量供给调压控制二冲程能量转换气动发动机,包括调压控制器、高压气体分配器、定量供给控制器、发动机机体总成和控制系统,调压控制器、高压气体分配器、定量供给控制器、发动机机体总成由上至下依次连接且均与控制系统连接;调压控制器包括调压控制器体,调压控制器体的内腔安装有控制马达、调压锥盘,调压控制器体的一侧开设有调压控制器进气端口,调压控制器体的底部开设有调压控制器出气口;高压气体分配器包括高压气体分配器体,高压气体分配器体的顶部一侧开设有高压气体分配器进气口且与调压控制器出气口相连通,高压气体分配器体的顶部另一侧开设有压力传感器孔且与压力传感器连接,高压气体分配器体的底部开设有若干个高压气体分配器出气口;定量供给控制器包括定量供给控制器体,定量供给控制器体的顶部开设有定量供给控制器进气口且与高压气体分配器出气口相连通,定量供给控制器体的底部开设有定量供给控制器出气口;定量供给控制器体的一端配装有端盖,定量供给控制器体和端盖内均开设有油封孔和轴承孔,定量供给控制器体内安装有计量轴,计量轴上开设有计量槽,计量轴的两侧均安装有油封和轴承,计量轴的一端设有磁芯轴,磁芯轴上套装有磁芯,磁芯上套装有高频电磁线圈,高频电磁线圈外装有密封罩,密封罩与定量供给控制器体连接;定量供给控制器体上开设有油道一,端盖上开设有油道二,油道一与油道二相连通;发动机机体总成包括发动机机体,发动机机体的底部安装有油底壳,发动机机体分为上体和下体,上体与下体间通过曲轴轴承瓦孔支撑和固定曲轴,上体有若干个气缸,气缸上端口与定量供给控制器出气口相连通,气缸壁两侧开设有排气口,排气口与排气管组件连接,上体上开设有出油道,下体上开设有进油道,出油道与油道一相连通,进油道连接有集滤器,气缸与活塞滑动接触,活塞与连杆连动,连杆与曲轴连动,机油泵安装在发动机机体外并与曲轴的一端连接,曲轴的另一端连接有蓄能飞轮;活塞外圆周的上部和下部均开设有活塞环槽,活塞环槽里安装有活塞环,活塞环端口处开设有定位销缺口,定位销镶嵌在活塞环槽的底部;控制系统包括电子元件单元ECU,电子元件单元ECU分别与曲轴位置传感器、控制传感器连接,曲轴位置传感器与蓄能飞轮感应接触,电子元件单元ECU与控制马达连接,电子元件单元ECU与压力传感器连接,电子元件单元ECU与高频电磁线圈连接。
进一步的,计量槽的宽度与气缸直径相等,计量槽的容积是气缸工作容积的N倍。
进一步的,活塞外圆周的上部开设有三道活塞环槽,下部开设有一道活塞环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秀林,未经杨秀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71444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顶板离层精确监测装置
- 下一篇:正负压强热胀冷缩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