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检测轨枕大轨距的通止规有效
| 申请号: | 201820714294.8 | 申请日: | 2018-05-1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233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1 |
| 发明(设计)人: | 张钱平;方宇恒;叶璐;王国栋;易卫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光明铁道控股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B5/14 | 分类号: | G01B5/14 |
| 代理公司: | 杭州千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46 | 代理人: | 冷红梅 |
| 地址: | 324404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卡槽 垫片 通止规 卡座 本实用新型 内六角螺钉 轨枕 大轨距 种检测 规杆 内壁 尺寸一致 单人操作 对称连接 内凹设置 人力资源 软金属片 轨距 纸片 测量 直观 检测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检测轨枕大轨距的通止规,包括一规杆和两根卡座,两根卡座通过第一内六角螺钉分别对称连接于规杆的两端,卡座的两端内凹设置有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内通过第二内六角螺钉均连接有一接触块,接触块与第一卡槽的内壁之间设置有第一垫片,接触块与第二卡槽的内壁设置有第二垫片,第一垫片的厚度相比第二垫片的厚度厚1mm,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的尺寸一致,第一垫片和第二垫片均为软金属片或纸片。本实用新型的通止规,结构简单,使用时,只需推动通止规上下侧,可直观确认轨距偏差是否在设计范围内,有效提高了测量精度,并实现了单人操作,减少了人力资源,提高了检测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轨枕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检测轨枕大轨距的通止规。
背景技术
目前,一般轨枕的大轨距精度需控制在(-0.5mm/+1.5mm)范围,而测量方式均采用钢卷尺,钢卷尺式轨距测量方式一般需要两到三个检测人员进行操作,通过人为肉眼判定测绘点,并进行读取数据,上述测量方式存在人为误差、器具误差,从而影响测量的精度,无法准确的反应轨距的实际尺寸,对现场的轨道铺设精度带来严重的安全和施工隐患,同时工作效率低,人力资源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检测轨枕大轨距的通止规,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用钢卷尺测量存在测量精度不准确、影响后续轨道铺设、工作效率低、人力资源浪费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检测轨枕大轨距的通止规,包括一规杆和两根卡座,两根所述卡座通过第一内六角螺钉分别对称连接于所述规杆的两端,所述卡座的两端内凹设置有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所述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内通过第二内六角螺钉均连接有一接触块,所述接触块与所述第一卡槽的内壁之间设置有第一垫片,所述接触块与所述第二卡槽的内壁设置有第二垫片,所述第一垫片的厚度相比所述第二垫片的厚度厚1mm,所述第一卡槽和所述第二卡槽的尺寸一致。
作为优选,上述所述第一垫片和所述第二垫片均为软金属片或纸片。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通止规,结构简单,通过第一垫片和第二垫片的设计,使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内的接触块突出的距离产生差距,使其符合(-0.5mm/+1.5mm)范围,使用时,只需推动通止规上下侧,可直观确认轨距偏差是否在设计范围内,有效提高了测量精度,并实现了单人操作,减少了人力资源,提高了检测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光明铁道控股有限公司,未经光明铁道控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71429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