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并列式循环水养殖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0714072.6 | 申请日: | 2018-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179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4 |
发明(设计)人: | 陈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博 |
主分类号: | A01K63/00 | 分类号: | A01K63/00;A01K6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000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养殖池 水处理池 养殖区 水处理区 循环水养殖系统 本实用新型 并列式 进水渠 多排 水渠 水处理设备 并联排列 循环水路 养殖系统 养殖周期 直线排列 地连接 水循环 养殖水 养殖 建造 维护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并列式循环水养殖系统,包括养殖区和水处理区,所述的养殖区由一排或多排分布的若干个养殖池组成,水处理区由设有水处理设备的一个或多个水处理池组成,所述水处理区设在一排或多排养殖池一侧,并与养殖区呈直线排列,在养殖池和水处理池之间设有进水渠和回水渠,该进水渠和回水渠将各养殖池并联排列地连接在一起形成养殖水的循环水路,使养殖池和水处理池之间形成养殖区的水循环养殖系统。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布局合理,利用率高,可适合不同环境进行建造实施,且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养殖池或水处理池进行维护清理,由此可有效提高其养殖能力,缩短养殖周期,提高养殖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循环水产养殖系统。
背景技术
传统跑道式养殖系统由露天的养殖池与水处理设施组成,具体的,采用水泥结构建造的并排多排水处理设备和养殖池组成的多个综合养殖池,其每组水处理设备和养殖池的养殖水按顺序流动,由多个综合养殖池一端进水,另一端出水,因此,该结构的养殖池容易受环境的限制,实施的灵活性差,且养殖性能差,周期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传统跑道式养殖系统存在上述的缺陷,提供一种新型综合养殖系统。
并列式循环水养殖系统,包括养殖区和水处理区,所述的养殖区由一排或多排分布的若干个养殖池组成,水处理区由设有水处理设备的一个或多个水处理池组成,所述水处理区设在一排或多排养殖池一侧,并与养殖区呈直线排列,在养殖池和水处理池之间设有进水渠和回水渠,该进水渠和回水渠将各养殖池并联排列地连接在一起形成养殖水的循环水路,使养殖池和水处理池之间形成养殖区的水循环养殖系统。
进一步的,所述进水渠和回水渠分别设在一排养殖池的两侧,该进水渠形成水处理区同时或分别引水至各个养殖池的引水水路,回水渠形成各个养殖池同时或分别引水至水处理区的引水水路。
进一步的,所述水处理池包括有一个或多个微滤处理池、一个或多个生物滤池和一个或多个平衡池,所述的微滤处理池为设有微滤机的水处理池,生物滤池为设有生物滤床的水处理池,平衡池为设有增氧设备的水处理池,所述的微滤处理池、生物滤池和平衡池依次设在回水渠和进水渠之间的引水水路上,使养殖水依次经过微滤处理池、生物滤池和平衡池进行水处理,然后通过进水渠流回各个养殖池。
进一步的,所述生物滤池包括有一个或多个移动式生物滤床池和一个或多个固定式生物滤床池,所述的移动式生物滤床池和固定式生物滤床池依次排列在微滤处理池的出水水路上,使养殖水依次通过移动式生物滤床池和固定式生物滤床池进行水处理。
进一步的,所述养殖区由双排的若干个养殖池组成,所述回水渠为设在双排养殖池中间位置的引水水路,进水渠为设在双排养殖池两侧位置的引水水路,使养殖区的养殖池呈并联对向排列分布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双排养殖池一侧的水处理区为三排水处理池镜像分布形成的六排水处理池,其中间位置设有净水渠,净水渠两侧分别镜像依次排列由微滤处理池和移动式生物滤床池组成的第一排水处理池,由固定式生物滤床池组成的第二排水处理池,由两排由平衡池组成的第三排水处理池。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排水处理池和第三排水处理池之间位置设有分流渠,所述的养殖水通过微滤处理池处理后由净水渠分别或同时引向各个移动式生物滤床池进行处理,然后再经分流渠分别或同时引向平衡池进行处理,最后经进水渠分别或同时引水进入各个养殖池。
进一步的,所述水处理区边上位置设有溢流槽。
进一步的,所述水处理区通过提举水泵抽取处理后的养殖水供给养殖区的各个养殖池。
进一步的,所述养殖区和水处理区还包括有自动化监控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博,未经陈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71407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