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减速带能量回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713294.6 | 申请日: | 2018-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306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4 |
发明(设计)人: | 罗卫东;赵飞虎;贺迪华;符耀民;黄琳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大学;贵州大学明德学院 |
主分类号: | F03G7/00 | 分类号: | F03G7/00;E01F9/529;H02J7/32;H02K7/18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52100 | 代理人: | 刘艳 |
地址: | 550025 贵州***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减速带 能量发生装置 能量回收装置 能量转换装置 增速装置 本实用新型 回收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减速带能量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主要包括能量发生装置(1)、增速装置(2)以及能量转换装置(3)三大部分;其中能量发生装置(1)与能量转换装置(3)通过增速装置(2)相连接。该实用新型的装置使得无论车辆从减速带的那一部分通过都能实现能量的回收,且只需安装一个装置即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能量回收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一种利用减速带来回收能量的新型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车辆的使用率越来越高。行车安全问题也倍受关注。因此在校门口、高速路口、车道交汇处、停车场等多个地方都设有减速带来降低车速,有效的去减少交通事故发生。但通过减速带的车辆将被抬升一段较小的距离,虽达到减速的目地,但也造成了车辆能量的额外损耗。
为解决上述问题,目前多数都采用在减速带下设置能量回收装置来回收车辆在通过减速带额外损失的能量。但现有的技术均存在结构复杂、回收效率低、实现成本高等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实用新型一种原理简单、结构紧凑、工作稳定性好、寿命长、能量回收效率高的新型减速带能量回收装置。在减速带减轻车辆冲击力降低车速保证行车安全的同时还能回收车辆额外损失的能量。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减速带能量回收装置,该装置主要包括能量发生装置、增速装置以及能量转换装置三大部分;其中能量发生装置与能量转换装置通过增速装置相连接;所述的能量发生装置包括减速带、凸台、连杆、第一传动轴、弹簧和底座,减速带通过弹簧与底座柔性连接,连杆一端通过第一传动轴与减速带下方的凸台连接,另一端与第二传动轴连接;所述的增速装置包含:轮盘一端与第二传动轴刚性连接,另一端端通过第三传动轴与大齿轮刚性连接,大齿轮与第一棘轮、第二棘轮齿合,第一棘轮第二棘轮同时固定在第四传动轴上;所述的能量转换装置包含:联轴器两端分别与第四传动轴和接有蓄电池的金属线圈相连,金属线圈旁置有带相反磁极的N极磁铁和S极磁铁。
在减速带下设置凸台,在减速带两边设置对称的两弹簧;凸台和两弹簧多个等间距的横向分布于减速带与底座之间。
连杆一端绕第一传动轴旋转,另一端绕第二传动轴旋转。
装置中的连杆沿减速带呈均匀分布,且数量为3个以上。
轮盘一侧偏心处固定第二传动轴,另一侧中心处固定第三传动轴。
所述的大齿轮与第一棘轮、第二棘轮的齿合线在同一水平线上。
所述的第一棘轮与第二棘轮之间有一定间隙固定在第四传动轴上;在工作过程中第一棘轮合第二棘轮可同时同方向旋转,但第一棘轮只在顺时针旋转时给第四传动轴传递动力,第二棘轮只在逆时针旋转时给第四传动轴传递动力。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1)该实用新型的装置使得无论车辆从减速带的那一部分通过都能实现能量的回收,且只需安装一个装置即可。
(2)合理的利用减速带下的支撑弹簧使高速车辆减小的冲击力,增加行车安全。
(3)巧妙的利用轮盘与大齿轮进行增速,提高能量的回收效率。
(4)两棘轮配合使用的独特想法使得减速带在受压和弹起的两个过程产生的能量都能被回收。
能量发生装置的功能作用如下:该实用新型中的能量发生装置可将汽车对减速带下压产生的功装换为动能通过连杆传递给第二传动轴带动轮盘旋转。
增速装置的功能作用如下:能量发生装置带动轮盘转动后,通过与轮盘同轴连接的大齿轮将线速度增大,在传递给与大齿轮齿合的棘轮。两旋向相反的棘轮可在大齿轮转向不同时实现同方向转矩的输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大学;贵州大学明德学院,未经贵州大学;贵州大学明德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71329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熔融盐储热及压缩空气储能的智能微能源网系统
- 下一篇:三柱塞式高压柱塞泵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