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茶叶炒干机有效
申请号: | 201820712769.X | 申请日: | 2018-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90310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8 |
发明(设计)人: | 谢佰均;戴惠亮;周金亮;程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上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F3/06 | 分类号: | A23F3/06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24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轨 固定杆 本实用新型 支撑构件 电机 曲柄轴 支撑杆 滑块 摆动机构 电机带动 动力装置 炒茶锅 炒板 锅体 锅沿 铰接 立柱 茶叶炒干机 茶叶处理 电机固定 滑动连接 上下移动 占地空间 自动出料 炒茶 灵活 | ||
本实用新型涉及茶叶处理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外壳,传动机构,动力装置和炒茶锅,外壳包括机架和锅沿,锅沿固定连接在机架上;传动机构包括支撑构件和立柱,支撑构件包括支撑杆和摆动机构,摆动机构包括导轨、滑块、曲柄轴,支撑杆和导轨铰接,滑块滑动连接在导轨内,曲柄轴连接在导轨未铰接在支撑杆的一端上。动力装置包括第一电机,第二电机和第三电机,第一电机带动支撑构件在立柱上上下移动,第二电机带动滑块在导轨中运动,第三电机固定连接在外壳内侧。炒茶锅包括锅体、炒板和固定杆,固定杆与曲柄轴连接,锅体和炒板连接在固定杆上,第三电机与固定杆连接。本实用新型有炒茶效率高,占地空间小,操作灵活,易于调节,可以实现自动出料的优势。
技术领域
实用新型涉及茶叶处理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茶叶炒干机。
背景技术
茶叶是我国的一项重要农产品,受很多人喜欢。茶树长出新叶后,即进入采摘季节,采摘下的青叶需进行炒制工序,普通的茶户人家通常采用手工炒制,这种炒制方法效率低,费时费力。茶叶杀青的过程中茶叶需翻得快撒得开,才能保证茶叶杀青均匀透彻。而在茶叶的制作过程中,由于茶叶具有水分,炒制时容易黏连在一起,很难保证均匀炒制。现有技术中有许多的炒茶机,存在着使用不便,占地空间打,炒制的速度不易控制,翻炒的方式单一,炒出的茶叶质量不佳等缺陷。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炒茶效率高,易于出料,便于调节,占地空间小,操作灵活的茶叶炒干机。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炒茶效率高,易于出料,便于调节,占地空间小,操作灵活的茶叶炒干机,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外壳:所述的外壳包括机架和锅沿,所述的锅沿固定连接在所述的机架上;
传动机构:所述的传动机构包括支撑构件和立柱,所述的支撑构件包括支撑杆和摆动机构,所述的摆动机构包括导轨、滑块、曲柄轴,所述的支撑杆和所述的导轨铰接,所述的滑块滑动连接在所述的导轨内,所述的曲柄轴连接在导轨未铰接在支撑杆的一端上。
动力装置:所述的动力装置包括第一电机,第二电机和第三电机,所述的第一电机带动所述的支撑构件在立柱上上下移动,所述的第二电机带动所述的滑块在导轨中运动,第三电机固定连接在所述的外壳内侧。
炒茶锅:所述的炒茶锅包括锅体、炒板和固定杆,所述的固定杆与所述的曲柄轴连接,所述的锅体和炒板均连接在固定杆上,所述的第三电机与所述的固定杆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方案中,第一电机带动支撑构件在支撑杆上的移动,通过第一电机可以调节支撑构件在支撑杆上的位置,从而确定了滑块在导轨上的位置,从而可以调节导轨的摆动幅度,通过第二电机带动滑块运动,导致导轨的摆动,再通过滑块带动曲柄轴转动从而带动固定杆连同锅体的摆动,实现对茶叶的翻炒。
作为优选,所述的立柱内设有丝杆,所述的支撑构件固定连接在所述的丝杆上,所述的第一电机为步进电机。
本实用新型通过转动丝杆来实现支撑构件的高度调节,通过调节支撑构件在丝杆上的位置,可以对导轨的高度进行调节,由于炒茶锅的水平位置不变,从而可以限定曲柄轴的摆动幅度,从而调整锅体的摆动幅度,该方案有助于在极小的范围内调节支撑构件的高度从而对炒茶锅的摆动幅度进行调节,提高了调节的精度,加强了本实用新型的操作性,降低了调节难度,而且避免了电机的直接受力,延长了电机的使用寿命,而且本实用新型采用了步进电机,有助于进一步提高调节的精度。
作为优选,所述的外壳内侧设有加热板。
作为优选,所述的曲柄轴包括第一曲柄轴和第二曲柄轴,所述的第一曲柄轴和第二曲柄轴连接在所述的滑块的两侧,所述的炒茶锅包括第一炒茶锅和第二炒茶锅,所述的第一炒茶锅和第二炒茶锅分别连接在第一曲柄轴和第二曲柄轴上。
本实用新型在滑块上设有两个曲柄轴,实现了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加快了炒茶的速度,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上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上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71276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