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识别大流动性混凝土和易性好坏的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820711060.8 | 申请日: | 2018-05-1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069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07 |
| 发明(设计)人: | 徐双全;吴承华;胡刚刚;王飞;吴超杰;蒋超强;金振;丁国荣;花志勋;张华;王文波;谭海波;陈荣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三局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N33/38 | 分类号: | G01N33/3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彭丽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07 | 代理人: | 隋勤 |
| 地址: | 200120 上海市浦东***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泵管 仓面 大流动性混凝土 本实用新型 地泵泵管 和易性 支撑架 混凝土 混凝土和易性 外观表现 质量需求 软管 汽车泵 推广性 振捣 直观 观察 支撑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识别大流动性混凝土和易性好坏的装置,该装置包括:泵管、仓面,混凝土经由泵管泵出至所述仓面,泵管为汽车泵软管或地泵泵管。当所述泵管为地泵泵管时,仓面的上方设置有支撑架,支撑架用于支撑泵管。本实用新型通过观察混凝土出泵、到仓面、振捣后等三个阶段的五种外观表现来判断混凝土和易性是否满足质量需求。该装置直观、简单、快捷,让没有基础的人能够在短时间内学会,可推广性、实用性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识别大流动性混凝土和易性好坏的装置。
背景技术
大流动性混凝土通常指坍落度值大于180mm的混凝土拌合物。
混凝土的和易性是一个综合指标,包括流动性、粘聚性、保水性等,和易性不好将直接影响混凝土结构的质量,出现如砂线、蜂窝、气泡多、裂缝等问题,甚至影响强度。
评价混凝土和易性的方法种类较多,但基本都是以一个或两个参数来表征混凝土的流变性能,测试的范围相对较小或方法不够简便,需要辅助其他性能试验方法或结合经验才能较好的综合评定混凝土的和易性,而且,它们更多的是用于判断施工能否正常进行而不是混凝土和易性能否满足质量需求。
目前,施工现场评价混凝土和易性好坏的方法应用最广泛的是:坍落度法,该方法是对混凝土的一个静态反映,不能反映混凝土在动态情况下的行为,需要辅助较多经验才能较好的评价。由于大流动性混凝土的复杂性、多变性,采用坍落度法评定大流动性混凝土的和易性存在较大的局限性,它更多的适用于流动性混凝土。
随着外加剂的发展、掺合料的应用、自然资源的消耗、劳动力资源的减少,大流动性混凝土被广泛的应用。但对于如何评定大流动性混凝土和易性,仍然没有一种能够全面、快捷、简单、有效、动态的评价方法。研究开发一种使用简单,能比较科学地判断大流动性混凝土和易性好坏的方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专利能够直观地评价大流动性混凝土的和易性好坏,方法通俗易懂、简单易学,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识别大流动性混凝土和易性好坏的装置,通过观察混凝土出泵、到仓面、振捣后等三个阶段的五种外观表现来判断混凝土和易性能否满足质量需求,便于施工现场进行混凝土材料的质量控制并使其能与搅拌站进行简单的技术沟通。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识别大流动性混凝土和易性好坏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泵管、仓面,混凝土经由所述泵管泵出至所述仓面上,所述泵管为汽车泵软管或地泵泵管。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当所述泵管为地泵泵管时,所述仓面的上方设置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用于支撑所述泵管。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仓面上的混凝土的边缘与所述仓面形成坡角。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坡角为90度。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混凝土为坍落度值大于180mm的大流动性混凝土。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支撑架为三角支撑架。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支撑架设置于所述仓面和所述泵管之间以支撑所述泵管。
本实用新型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识别大流动性混凝土和易性好坏的装置可以用于识别混凝土和易性的好坏,还可用于与搅拌站的技术沟通,提出技术要求。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识别大流动性混凝土和易性好坏的装置,其装置结构简单、安装和拆卸方便,使没有基础的人能够在短时间内学会,可推广性强。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三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建三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71106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