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摄像机拍摄装置与虚拟演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710356.8 | 申请日: | 2018-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84797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05 |
发明(设计)人: | 龚文基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必威易微播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5/225 | 分类号: | H04N5/225;H04N5/222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麦小婵;郝传鑫 |
地址: | 511458 广东省广州市南沙区黄***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拍摄装置 摄像模组 双摄像机 视频采集卡 电连接 输出端 底面倾斜 超广角 视频 虚拟 图像处理计算机 输入端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 视频画面 近景 变形的 远景 拍摄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的一种双摄像机拍摄装置与虚拟演播装置,双摄像机拍摄装置包括:基座、超广角摄像模组、特写摄像模组、USB接口、SDI视频采集卡以及SDI接口,超广摄像模组的输出端与USB接口电连接;特写摄像模组的输出端与SDI视频采集卡的输入端电连接;SDI视频采集卡的输出端与SDI接口电连接;USB接口、SDI接口分别用于与图像处理计算机电连接;其中,基座上设有第一安装部以及第二安装部;特写摄像模组安装在第一安装部上并相对于基座的底面倾斜设置,超广角摄像模组安装在第二安装部上并相对于基座的底面倾斜设置。通过双摄像机拍摄装置能够提高拍摄装置所拍摄的远景视频以及近景视频的清晰度,避免视频画面变形的问题,同时降低拍摄装置的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双摄像拍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摄像机拍摄装置与虚拟演播装置。
背景技术
虚拟演播室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独特的电视节目制作技术。它的实质是将计算机制作的虚拟三维场景与电视摄像机现场拍摄的人物活动图像进行数字化的实时合成,使人物与虚拟背景能够同步变化,从而实现两者天衣无缝的融合,以获得完美的合成画面。
目前,现有的虚拟演播室在进行同一个机位拍摄过程当中为了实现远近、中景、中近景、和特写(近景)镜头的变化,往往采用将超广角摄像机拍摄的图像的画幅进行电子(数字)放大(插值计算)裁剪的方法来实现,或者采用更高清晰度的超广角摄像机进行电子(数字)放大和裁剪,比如采用4K的超广角摄像机和采集卡来实现。采用高清晰度超广角摄像机的方法进行数字放大、裁剪来实现远近、中景、中近景、和特写(近景)镜头的变化效果,在特写和中近景表现的时候、由于进行了数字放大和裁剪,容易造成画面变形、画面像素的减少从而导致清晰度的下降,影响了观看体验;另一方面,高清晰度超广角摄像机和采集卡的造价较高,同时需要配置较高的计算机才能满足图像的采集和处理,提高了摄像装置以及虚拟演播室的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摄像机拍摄装置与虚拟演播装置,能够提高拍摄装置所拍摄的远景图像以及近景图像的清晰度,避免图像画面变形的问题,同时降低拍摄装置的成本。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双摄像机拍摄装置,适用于虚拟演播装置,包括:基座、超广角摄像模组、特写摄像模组、USB接口、SDI视频采集卡以及SDI接口,所述超广摄像模组的输出端与所述USB接口电连接;所述特写摄像模组的输出端与所述SDI视频采集卡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SDI视频采集卡的输出端与所述SDI接口电连接;所述USB接口、所述SDI接口分别用于与图像处理计算机电连接;其中,所述基座上设有第一安装部以及第二安装部;所述特写摄像模组安装在所述第一安装部上并相对于所述基座的底面倾斜设置,所述超广角摄像模组安装在所述第二安装部上并相对于所述基座的底面倾斜设置。
优选地,所述第一安装部位于所述第二安装部的正上方,以使得所述特写摄像模组位于所述超广角摄像模组的正上方;所述特写摄像模组相对于所述基座的底面的仰角为9.72度;所述超广角摄像模组相对于所述基座的底面的俯角为4.89度。
优选地,所述第一安装部包括安装在所述基座上的第一支撑柱、第二支撑柱、第三支撑柱以及第四支撑柱,所述第一支撑柱、所述第二支撑柱、所述第三支撑柱以及所述第四支撑柱的顶部形成的用于安装所述特写摄像模组的第一安装面相对于所述基座的底面倾斜;所述第二安装部包括安装在所述基座上的第五支撑柱、第六支撑柱、第七支撑柱以及第八支撑柱,所述第五支撑柱、所述第六支撑柱、所述第七支撑柱以及所述第八支撑柱的顶部形成的用于安装所述超广角摄像模组的第二安装面相对于所述基座的底面倾斜。
优选地,所述第一支撑柱、所述第二支撑柱、所述第三支撑柱以及所述第四支撑柱形成一矩形安装区域,所述第一支撑柱以及所述第二支撑柱的长度为27mm,所述第三支撑柱以及所述第四支撑柱的长度为33mm,所述第一支撑柱与所述第三支撑柱之间、所述第二支撑柱与所述第四支撑柱之间的距离为38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必威易微播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广州必威易微播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71035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