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吸痰管及吸痰套组有效
申请号: | 201820709741.0 | 申请日: | 2018-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92864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3 |
发明(设计)人: | 吴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中山大学肝脏病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25/00 | 分类号: | A61M2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赵志远 |
地址: | 510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弯管部 吸痰管 主管部 吸痰 主支气管 钝角 管体 痰痂 套组 本实用新型 主气管 附壁 内壁 伸入 套管 吸出 医疗器械 气管 连通 开口 体内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吸痰管及吸痰套组,涉及医疗器械的技术领域,该吸痰管,包括:管体,所述管体包括主管部和弯管部,所述主管部与所述弯管部连通,且所述主管部与所述弯管部呈钝角。在使用吸痰管进行吸痰时,操作者握着主管部,将吸痰管顺着套管伸入到人体内,因为吸痰管的弯管部相对于主管部呈钝角,所述弯管部的开口将朝向气管的内壁,有利于吸出附壁上的痰痂。同时,操作者可以将弯管部顺着主气管进入左右主支气管内,有利于对左右主支气管内的痰痂进行吸取。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吸痰管及吸痰套组。
背景技术
临床中,气管插管的患者如果气道管理不好,发生因痰液及粘性分泌物等物质阻塞呼吸道会带来致命风险,若不及时清理呼吸道,就会导致患者窒息而死亡,情况非常紧急。患者因感染性分泌物或肺出血产生的分泌物通常粘性大、易附壁结痂,而一旦附壁结痂后更有利于痰液的黏附,可以在短时间内形成痰痂堵塞。有效的清除气道分泌物是非常重要的治疗措施。
目前,清理呼吸道所用的吸痰器上连接的吸痰管多为首尾粗细相同的普通软管,吸痰管通过套管进入到人体内的气管里,主要依靠吸痰管的外端口及侧孔吸取气管内的痰,但是,因为吸痰管的外端口的开口朝向是顺着气管的,吸痰管很难吸取气管壁上的痰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吸痰管及吸痰套组,以缓解了现有的吸痰管不方便处理气管壁上的痰痂的技术问题。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吸痰管,包括:管体,所述管体包括主管部和弯管部,所述主管部与所述弯管部连通,且所述主管部与所述弯管部呈钝角。
进一步的,所述主管部与所述弯管部的夹角为130-140°。
进一步的,所述弯管部的外端口处设置有贴合部,所述贴合部与所述弯管部连通;
所述贴合部与所述弯管部的材质不同,且所述贴合部的柔软度高于所述弯管部的柔软度。
进一步的,所述贴合部的形状为圆环状,所述贴合部的外径与内径的差值大于所述弯管部的壁厚。
进一步的,所述弯管部的材质为塑胶。
进一步的,所述贴合部的材质为硅胶。
进一步的,沿所述主管部的长度方向,所述主管部的侧壁上间隔设置有第一刻度和第二刻度,所述第一刻度和第二刻度用于指示所述吸痰管的前端经气管套管伸出套管末端的深度。
进一步的,所述主管部的侧壁上设置有标记,所述标记、所述主管部的中轴线和所述弯管部的中轴线在同一平面内,所述标记用于指示弯管部的走向,用于引导所述吸痰管进入左右主支气管。
进一步的,所述主管部上相对设置有第一凹陷结构和第二凹陷结构,便于食指和拇指的持握。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吸痰套组,包括气管插管和上述的吸痰管。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带来了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吸痰管,包括:管体,所述管体包括主管部和弯管部,所述主管部与所述弯管部连通,且所述主管部与所述弯管部呈钝角。在使用吸痰管进行吸痰时,操作者握着主管部,将吸痰管顺着套管伸入到人体内,因为吸痰管的弯管部相对于主管部呈钝角,所述弯管部的开口将朝向气管的内壁,有利于吸出附壁上的痰痂。同时,操作者可以将弯管部顺着主气管进入左右主支气管内,有利于对左右主支气管内的痰液进行吸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中山大学肝脏病医院),未经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中山大学肝脏病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70974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深静脉意外拔管漏血报警器
- 下一篇:用于医用管路的固定敷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