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河道污水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708457.1 | 申请日: | 2018-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277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4 |
发明(设计)人: | 范敬兰;李军;丁维程;孙学红;刘甜甜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天安永润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 |
代理公司: | 山东重诺律师事务所 37228 | 代理人: | 冷奎亨 |
地址: | 221000 江苏省徐州市高新技术产***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水管 初级沉淀池 生物池 栅格 河道 缓冲池 排污口 点源 河道污水处理 本实用新型 进水口连接 二级沉淀 出水口 兼氧池 污水处理装置 河道空间 排放标准 进水口 清水池 封堵 截流 污水 建设 | ||
1.一种河道污水处理装置,包括河道点源排污口(101)、连接水管(102)、栅格池(103)、初级沉淀池(104)、调节缓冲池(105)、A级生物池(106)、兼氧池(107)、O级生物池(108)、二级沉淀池(109)、MBR膜池(110)和清水池(111),其特征在于,所述栅格池(103)的进水口通过连接水管(102)与河道点源排污口(101)连接,且栅格池(103)的出水口通过连接水管(102)与初级沉淀池(104)的进水口连接,初级沉淀池(104)出水口通过连接水管(102)与调节缓冲池(105)进水口连接,调节缓冲池(105)出水口通过连接水管(102)与A级生物池(106)的进水口连接,A级生物池(106)的出水口通过连接水管(102)与兼氧池(107)的进水口连接,兼氧池(107)的出水口通过连接水管(102)与O级生物池(108)的进水口连接,O级生物池(108)的出水口通过连接水管(102)与二级沉淀池(109)的进水口连接,二级沉淀池(109)的出水口与MBR膜池(110)的进水口连接,MBR膜池(110)的出水口与清水池(111)的进水口连接,且清水池(111)的出水口通过连接水管(102)接入河道,所述兼氧池(107)的内侧设有搅拌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道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初级沉淀池(104)内侧的搅拌结构包括一体设置在初级沉淀池(104)内侧的导水管(112),导水管(112)与初级沉淀池(104)的进水口连通,所述导水管(112)转动连接有位于导水管(112)下方的转动杆(113),转动杆(113)的顶端外侧一体设置有倾斜设置的叶轮片(114),叶轮片(114)位于导水管(112)的内侧,且叶轮片(114)环绕转动杆(113)设置,所述转动杆(113)的一侧焊接有矩形搅拌片(116),且矩形搅拌片(116)的上方设有对称设置的U形搅拌片(115),U形搅拌片(115)分别焊接在转动杆(113)的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河道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初级沉淀池(104)进水口处的连接水管(102)伸入导水管(112)的内侧,且导水管(112)与初级沉淀池(104)的内壁垂直,且导水管(112)的内圈形状为矩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道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缓冲池(105)的数量为三个,且三个调节缓冲池(105)并列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河道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水管(112)的底部设有与导水管(112)内部连通的安装孔,且转动杆(113)的顶端转动套接在安装孔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道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初级沉淀池(104)的底部形状为锥形,且初级沉淀池(104)的顶端设有开口,开口大于初级沉淀池(104)的底端面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天安永润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天安永润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708457.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污水就地处理设备
- 下一篇:一种智能化粪便净化服务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