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中置轴半挂运输车过渡管线连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706914.3 | 申请日: | 2018-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251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4 |
发明(设计)人: | 王德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嘉胜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6/02 | 分类号: | B60R16/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12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承接座 挂车 管线连接装置 半挂运输车 穿线孔 导线管 连接板 通孔 线束 主车 出线 驾驶 本实用新型 保护设备 连接线路 内部固定 输出端面 线路使用 安装轴 承接管 弹性圈 车体 车头 破损 断裂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中置轴半挂运输车过渡管线连接装置,包括车头、车体和线束连接板,所述线束连接板的端面开设有穿线孔,所述穿线孔内部固定安装有导线管,所述安装轴端面固定安装有承接座,所述承接座的顶部通过承接管对应导线管的下方设置,所述承接座的输出端面开设有出线通孔,所述出线通孔内部通过承接座固定安装有弹性圈。该中置轴半挂运输车过渡管线连接装置,具备有效对主车与挂车之间连接线路进行保护,提高线路使用的寿命,确保驾驶挂车安全性的优点,解决了主车与挂车之间的线路没有保护设备易导致线路断裂或破损,影响驾驶挂车安全性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运输车构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中置轴半挂运输车过渡管线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主车与挂车之间的连接一般采用特殊的牵引装置实现的,中置轴的特种车辆的主车与挂车是采用铰接的方式连接的,这样在车辆转弯时,主车与挂车之间就会出现一个弯曲的状态,如果主车与挂车之间的线路没有任何保护措施,车辆在转弯时就会导致这些线路变形弯曲,在车辆转弯频繁时,这些线路就会反复被弯曲,导致线路易发生破损或断裂,导致司机失去对挂车的控制,影响驾驶挂车的安全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置轴半挂运输车过渡管线连接装置,具备有效对主车与挂车之间连接线路进行保护,提高线路使用的寿命,确保驾驶挂车安全性的优点,解决了主车与挂车之间的线路没有保护设备易导致线路断裂或破损,影响驾驶挂车安全性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中置轴半挂运输车过渡管线连接装置,包括车头、车体和线束连接板,所述车头通过牵引轴与车体的安装端的安装轴固定安装,所述线束连接板通过支撑架固定安装在牵引轴的端面,所述线束连接板的端面开设有穿线孔,所述穿线孔内部固定安装有导线管,所述安装轴端面固定安装有承接座,所述承接座的顶部通过承接管对应导线管的下方设置,所述承接座的输出端面开设有出线通孔,所述出线通孔内部通过承接座固定安装有弹性圈。
优选的,所述线束连接板对应穿线孔的周边设置有胶板,所述胶板的周边通过卡位板与线束连接板固定安装。将车头输出端与车体连接的线路穿过线束连接板上开设的穿线孔内部的导线管,在车辆转弯时,线路的扯拉通过胶板对导线管弯曲的方向提供韧度,避免线路在扯拉时断裂。
优选的,所述导线管和胶板均采用橡胶管结构设置,所述导线管的末端呈向下导向设置。胶板和导线管的柔软度有利于对转弯中线路之间的弯曲角度调整,并通过导线管向下导出的角度将线路直接导出至承接管的输入端,提高对线路防护效果。
优选的,所述承接管呈横S状与承接座的顶部相通连接,所述承接管的输入端与导线管的末端对应设置。承接管输入端对导线管输出的线路直接承接导出至承接座,通过承接座侧边的出线通孔与车体上的设备连接,提供对线路的防护承接范围。
优选的,所述出线通孔的外部设置有导出胶管。线路穿过承接座侧边的出线通孔与车体上使用的设备连接,并通过弹性圈对出线通孔内部的线路弹性夹持固定,导出胶管对线路的输出导向,并在线路弯曲时对线路弯曲提供一个折弯的弧度并及时对弯曲的线路复位,避免线路频繁弯曲断裂的现象发生。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在牵引轴和安装轴对车头和车体之间设置线束连接板和承接座,将车头通过牵引轴与车体安装端的安装轴固定安装,车头输出至车体的线路分别穿过线束连接板端面开设的穿线孔内部的导线管内部,承接管的输入端对导线管导出的线路承接至承接座内部,并通过承接座侧边的出线通孔与车体上安装的设备,弹性圈对出线通孔内部的线路弹性夹持固定,在车头转弯与车体之间产生弯曲的角度时,线路的扯拉通过胶板对导线管弯曲的方向提供韧度,承接管与导线管对线路的外部防护固定,并在车头转弯复位后通过承接管与导线管之间的距离带动线路之间复位,避免线路受到频繁弯曲后折弯导致线路断裂的现象发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嘉胜汽车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嘉胜汽车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70691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