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卧式平面磨有效
申请号: | 201820706615.X | 申请日: | 2018-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81791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04 |
发明(设计)人: | 傅建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汉高美硅宝石转轮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7/16 | 分类号: | B24B7/16 |
代理公司: | 成都顶峰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4 | 代理人: | 任远高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东西***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支撑板 打磨件 平面磨 转轴 本实用新型 柱体缺口 支架 柱体 打磨 电机 弓形 端面打磨 固定设置 上下端面 定位孔 上端 圆孔 转轮 转动 | ||
本实用新型属于端面打磨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卧式平面磨,包括支架、支撑板、条形打磨件、转轴、柱体工件及电机;所述支撑板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架上,所述支撑板的下方设置所述电机,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圆孔;所述条形打磨件上设置定位孔;所述转轴的上端沿所述转轴的长度方向开设柱体缺口,所述柱体缺口的横截面呈弓形或扇形;通过条形打磨件的转动打磨该柱体工件的上下端面,可利用本实用新型的卧式平面磨打磨转轮的端面。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端面打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卧式平面磨。
背景技术
转轮生产过程中,需要对转轮的端面打磨,使转轮的端面磨平,便于表面密封,使转轮不易漏风。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卧式平面磨,用于对柱体工件的端面进行打磨,可适用于打磨转轮的端面。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卧式平面磨包括支架、支撑板、条形打磨件、转轴、柱体工件及电机;
所述支撑板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架上,所述支撑板的下方设置所述电机,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圆孔;
所述条形打磨件上设置定位孔;
所述转轴的上端沿所述转轴的长度方向开设柱体缺口,所述柱体缺口的横截面呈弓形或扇形;
所述转轴的上端匹配穿过所述定位孔,所述转轴的下端匹配穿过所述圆孔;
所述柱体工件的内侧同轴匹配设置轴承,所述轴承的内径与所述转轴的外径相匹配;
所述电机传动连接所述转轴的下端。
进一步地,所述电机的传动轴上设置第一齿轮,所述转轴上设置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二齿轮通过链轮连接,第二齿轮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转轴的下端。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板上设置多个孔径大小不一的圆孔。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板为十字型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设有四条条形通孔,四条条形通孔呈十字分布。
进一步地,所述条形打磨件为表面带砂粒的打磨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通过条形打磨件的转动打磨该柱体工件的上下端面,可利用本实用新型的卧式平面磨打磨转轮(或带中心孔的柱体工件)的端面。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卧式平面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支撑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条形打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支架;2-支撑板;21-圆孔;22-条形通孔;3-条形打磨件;31-定位孔;4-转轴;41-柱体缺口;5-电机;51-第一齿轮;52-第二齿轮;53-链轮;6-柱体工件;61-轴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阐述。
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卧式平面磨包括支架1、支撑板2、条形打磨件3、转轴4及电机5。
所述支撑板2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架1上,使支撑板2定位固定。所述支撑板2的下方设置所述电机5,所述支撑板2上设置有圆孔21;便于转轴的下端匹配穿过支撑板2。
所述条形打磨件3上设置定位孔31;便于转轴的上端匹配穿过该定位孔3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汉高美硅宝石转轮有限公司,未经武汉汉高美硅宝石转轮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70661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五金加工用钢板表面打磨装置
- 下一篇:一种钢板加工用端面高效抛光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