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动除污排杂的灌溉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820704520.4 | 申请日: | 2018-05-1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1916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07 |
| 发明(设计)人: | 伍仁军;郭仕平;杜卫民;卞建锋;刘杨;杨民烽;刘刚才;李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烟草总公司四川省公司;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A01G25/02 | 分类号: | A01G25/02;A01G25/16;B01D24/1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610094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止回 排杂管道 介质层 下游端 砂滤 灌溉 连通 灌溉系统 本实用新型 排水管道 除污 排杂 水流量传感器 滴灌系统 顶出装置 管路连通 控制器 上游端 流淌 堵塞 水源 保证 | ||
1.一种自动除污排杂的灌溉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排水管道(1)、中转管路、灌溉滴带组(1a),控制器(1b)以及排杂管道(1d),排水管道(1)与中转管路的上游端连通,中转管路的下游端连通有止回管路(1e),该止回管路(1e)为Z型结构,灌溉滴带组(1a)与止回管路(1e)的下游端连通,排杂管道(1d)与止回管路(1e)连通,止回管路(1e)内设置有第一砂滤介质层(2a),该第一砂滤介质层(2a)位于排杂管道(1d)的一侧,第一砂滤介质层(2a)远离排杂管道(1d)的一侧设置有杂质顶出装置(3),靠近止回管路(1e)的下游端还设置有水流量传感器(4d)。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除污排杂的灌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转管路包括两个供给管(6),供给管(6)为Y型结构,两个供给管(6)开口位置的两端依次相连通,两个供给管(6)的另一端分别与排水管道(1)和止回管路(1e)连通,两个供给管(6)中靠近排水管道(1)的一个供给管(6)开口位置的两端分别设有一个切换阀(1f)。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动除污排杂的灌溉系统,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供给管(6)的开口位置的两端内均设有第二砂滤介质层(6a),止回管路(1e)的上游端设置有阻隔阀(1g),止回管路(1e)靠近灌溉滴带组(1a)位置设置有止回阀(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除污排杂的灌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杂质顶出装置(3)包括机盒(3a)、进给丝杠(3b)以及设置在机盒(3a)顶部的微型电机(3e),机盒(3a)设置在止回管路(1e)的外壁,并且其底部与止回管路(1e)内连通,进给丝杠(3b)呈竖直铰接在机盒(3a)内,进给丝杠(3b)的轴向与止回管路(1e)内的水源流动方向相垂直,微型电机(3e)的主轴与进给丝杠(3b)传动连接,进给丝杠(3b)上套设有能够与之传动配合的螺母块(3f)。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自动除污排杂的灌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杂质顶出装置(3)还包括金属软管(3g)、顶出喷头(3n)、摆臂(3h)和水泵(3k),金属软管(3g)的一端与机盒(3a)内壁连接,另一端朝下悬置至止回管路(1e)内,顶出喷头(3n)与金属软管(3g)朝下悬置的一端连通,并且金属软管(3g)的该一端还套设有联动块(3p),摆臂(3h)的一端与螺母块(3f)铰接,另一端与联动块(3p)铰接,机盒(3a)内设有套管(3w),套管(3w)自下而上贯穿机盒(3a),套管(3w)一端与金属软管(3g)远离顶出喷头(3n)一端连通,另一端连通有冲洗水管(3m),水泵(3k)设置在冲洗水管(3m)上。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一种自动除污排杂的灌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盒(3a)内设有能够水平滑动的阻隔板(4),阻隔板(4)的两侧设有密封条,阻隔板(4)位于机盒(3a)内的下方,机盒(3a)的外侧设有收纳盒(4a),收纳盒(4a)朝向机盒(3a)一侧为敞口设置并且该一侧与机盒(3a)外壁密封连接,机盒(3a)内的侧壁设有供阻隔板(4)能够滑动至收纳盒(4a)内的矩形槽,阻隔板(4)的一端通过矩形槽延伸至收纳盒(4a)内,收纳盒(4a)内铰接有光杆,光杆上套设有传动齿(4b),传动齿(4b)靠近机盒(3a),并且阻隔板(4)顶部设有与传动齿(4b)相啮合的齿槽。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自动除污排杂的灌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齿(4b)正上方设有收纳电机(4c),收纳电机(4c)与光杆传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除污排杂的灌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流量传感器(4d)与控制器(1b)电性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烟草总公司四川省公司;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未经中国烟草总公司四川省公司;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704520.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园林用喷淋灌溉装置
- 下一篇:一种悬挂式喷滴灌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