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上机器人自动升降回收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820702586.X | 申请日: | 2018-05-1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484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8 |
| 发明(设计)人: | 乐世华;郭亚男;王太伟;夏忠喜;刘岩;张天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乐世华 |
| 主分类号: | B63C7/16 | 分类号: | B63C7/16 |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红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4 | 代理人: | 王贤义 |
| 地址: | 100038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旋转托架 本实用新型 升降机 水下机器人 盛装部 水上机器人 回收装置 自动升降 复杂海况 高效回收 离心位置 配套设施 旋转电机 旋转轴 可用 配合 盛装 回收 | ||
本实用新型公开并提供了一种水上机器人自动升降回收装置,其具有单人简单操作,有效应对复杂海况和避免工作人员下海带来的危险的作用,它是高效回收水下机器人的强有力的配套设施。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包括升降机、旋转托架和与所述旋转托架相配合的旋转电机,所述旋转托架设置在所述升降机的顶部,所述旋转托架包括与所述升降机相配合的连接部和用于盛装水下机器人的盛装部,所述旋转托架的旋转轴处于所述连接部上,所述盛装部与所述连接部相连接且所述盛装部处于离心位置上。本实用新型可用于水下机器人的回收的技术领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上机器人自动升降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无人船等水面水下机器的快速发展,其应用范围逐步扩展至海洋资源开发、勘探,海洋信息收集监测与传递,海洋军事考察,海洋考古等方面,备受业界关注。
考虑海洋上风浪等复杂多变的环境影响,水上机器的回收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常用的几种回收方式包括:1、人工操作起吊回收:工作人员乘坐橡皮艇至水上机器人附近进行挂钩操作,然后进行起吊操作,将水上机器人起吊至母船,此种方式面对复杂的海况时,效率低下,且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容易造成工作人员伤害及水上机器人的损坏。另外也部分装置采用磁铁进行自动挂钩,然而,磁铁将磁化无人船内通信和导航模块,对无人船的后期使用会产生一定影响。2、笼式结构起吊回收:无人船需要行驶进笼子内进行回收,此种回收方式无法满足部分带天线的无人船,且对于复杂波动海面情况下,无人船精准、平稳驶入笼子操作要求太高,无法避免笼子与无人船的碰撞,无法保证效率和安全。
因此研制一种高效、稳定、安全、便捷操作,具有一定抗干扰能力,且无需要人员下水实现回收的无人船回收装置非常有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水上机器人自动升降回收装置,其具有单人简单操作,有效应对复杂海况和避免工作人员下海带来的危险的作用,它是高效回收水下机器人的强有力的配套设施。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包括升降机、旋转托架和与所述旋转托架相配合的旋转电机,所述旋转托架设置在所述升降机的顶部,所述旋转托架包括与所述升降机相配合的连接部和用于盛装水下机器人的盛装部,所述旋转托架的旋转轴处于所述连接部上,所述盛装部与所述连接部相连接且所述盛装部处于离心位置上。
在上述方案中,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升降机带动旋转托架上下运动,可以令旋转托架下降到水面下并进行回收水下机器人的工作,故而,母船使用了本实用新型后,可以避免工作人员下海回收水下机器人带来的危险,另外,结实的旋转托架直接直线下沉入海里,可以有效应对复杂海况且具有一定的靠干扰能力;另一方面,旋转托架可以进行旋转,将盛装部设置在离心位置上,目的是使得旋转托架在普通静置状态下,盛装部放置在母船上且此时承重的是母船,而当旋转托架在使用过程中,旋转托架旋转180度后,整个盛装部均处于悬空状态,故而从整体上看可以减少旋转托架对升降机的压力,并起到保护升降机和旋转托架的作用,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简单,可以单人操纵。
进一步地,所述旋转电机的输出轴末端设置有主齿轮,所述升降机的上端面上设置有固定轴,所述固定轴上适配设置有从动齿轮,所述从动齿轮与所述主齿轮相适配,所述从动齿轮与所述旋转托架相连接。
在上述方案中,旋转电机和旋转托架通过齿轮传动,结构简单,效果好。
进一步地,所述从动齿轮的轮齿和所述主齿轮的轮齿相啮合,所述从动齿轮的节圆直径比所述主齿轮的分度圆直径小。
进一步地,所述盛装部上设置有往所述旋转轴方向向下延伸的斜坡,所述盛装部的两侧均设置有碰撞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乐世华,未经乐世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70258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