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效电泳槽有效
申请号: | 201820702141.1 | 申请日: | 2018-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86121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9 |
发明(设计)人: | 胡光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斯芬克斯贸易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7/02 | 分类号: | B01D5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许浩达 |
地址: | 528200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搅拌器 电泳槽 搅拌轴 溢流室 槽体 桨叶 本实用新型 电泳 槽体内部 电机驱动 电泳液体 流动状态 第一层 电泳液 隔板隔 恒温管 均衡槽 排液口 沉淀 装配 电机 体内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效电泳槽,所述槽体的底部设置有排液口,所述槽体由一块隔板隔出一个溢流室,溢流室的底部设置恒温管;所述槽体内部设置有搅拌器,搅拌器包括电机,电机驱动连接搅拌轴,搅拌轴装配有第一层桨叶和第二层桨叶。在搅拌器的作用下电泳液体呈流动状态,有效防止电泳液沉淀,有利于均衡槽体内温度,提升了电泳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泳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泳槽。
背景技术
带电颗粒在电场作用下,向着与其电性相反的电极移动,称为电泳,利用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移动速度不同而达到分离的技术称为电泳技术,其中电泳槽是电泳系统的核心部件。现有技术的电泳槽的排液是依靠吹气实现的,存在着排液残留的缺点,电泳效果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有效排液、提升电泳效果的电泳槽。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高效电泳槽,包括槽体,所述槽体的底部设置有排液口,所述槽体由一块隔板隔出一个溢流室,溢流室的底部设置恒温管;所述槽体内部设置有搅拌器,搅拌器包括电机,电机驱动连接搅拌轴,搅拌轴装配有第一层桨叶和第二层桨叶。
进一步地,所述隔板的下端处开设有通孔。
更进一步地,所述槽体内部设置有阳极棒和阴极棒。
更进一步地,所述溢流室连通进液管。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层桨叶的叶片为六片,第二层桨叶的叶片为三片。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设置了搅拌器和恒温管,使电泳液体始终呈流动状态,有效防止电泳液沉淀,有利于均衡槽体内温度,提升了电泳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高效电泳槽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如图1所示,高效电泳槽,包括槽体1、排液口2、搅拌器9、阳极棒15和阴极棒7,槽体1底部是锥形的,在锥形下方设置有排液口2,槽体由一块隔板5隔出一个溢流室17,隔板5下端设有两排通孔,进液管8与溢流室17连通,通过通孔流入槽体1内部,高效电泳槽设有一个搅拌器9,搅拌器9包括第一层桨叶10、第二层桨叶11、搅拌轴14、搅拌器电机13和减速箱12,槽体1内部设置有阳极棒15和阴极棒7,阳极棒15和阴极棒7分列于搅拌轴14两旁,阳极棒和阴极棒通电后可以让带电颗粒在电场作用下,向着与其电性相反的电极移动。高效电泳槽下方焊接有有两根底柱3,底柱3支撑在地面上,通过橡胶垫4垫高,以起缓冲作用。槽体1侧面设有一个液位计6。溢流室17的底部设置有恒温管16,起预加热作用。第一层桨叶10的叶片为六片,第二层桨叶11的叶片为三片。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斯芬克斯贸易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斯芬克斯贸易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70214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二次风协同SCR低温催化剂再生系统
- 下一篇:中药植物提取的陶瓷膜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