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生物材料的固定架有效
| 申请号: | 201820699602.4 | 申请日: | 2018-05-1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789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5 |
| 发明(设计)人: | 杨成伟;杨新乐;甄平;徐雅洁;王明;张洪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成伟 |
| 主分类号: | C12M3/00 | 分类号: | C12M3/00;C12M1/00 |
| 代理公司: | 兰州嘉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2202 | 代理人: | 吕长红 |
| 地址: | 730000 甘肃***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固定筒 生物材料 固定架 本实用新型 锥度 固定筒外壁 导流凸起 仿生支架 环形凸起 上端边沿 外圆周壁 斜面配合 圆锥筒状 直圆筒状 周向均布 上端 均布 内壁 外壁 下端 翼板 轴向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生物材料的固定架;其包括一种生物材料的固定架,包括上固定筒和下固定筒:其中,上固定筒呈圆锥筒状;下固定筒呈直圆筒状;所述下固定筒上端、内壁处设有锥度略大于上固定筒外壁锥度的斜面,所述上固定筒的外壁与所述斜面配合;所述斜面上、沿下固定筒轴向设有多个环形凸起;所上固定筒的上端边沿处和下固定筒的下端边沿处均设有多个周向均布的导流凸起;所述下固定筒外圆周壁上周向均布三个翼板;本实用新型可便于对组织膜进行双面培养同时还可对组织膜或仿生支架进行有效固定。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物器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生物材料的固定架。
背景技术
在生物医学领域,需要从体内取出组织膜或制备仿生薄膜支架进行细胞接种培养,组织膜取出后如果没有很好的方式进行固定,这些组织大多会出现折叠,皱缩,卷曲的情况;而制备的仿生薄膜支架通常需要酒精或环氧乙烷消毒,消毒后多出现支架的皱缩,以上生物材料在研究过程中出现的形变对进一步的实验造成了困扰,影响了研究的准确性、稳定性和进程。在对组织进行固定时,国内通常采购国外的细胞培养薄膜固定器进行使用。该种细胞培养薄膜固定器由两个圆环形的套筒构成,其中一个套筒的顶端设有内翻边,当一个套筒嵌合在另一套筒上时,可利用两个套筒的内外壁实现对组织边沿的夹持、利用内翻边实现对组织的压覆,进而实现组织的固定。该种细胞培养薄膜固定器在使用时主要的问题是:不便于在组织膜的上下表面进行细胞接种,无法实现组织膜的双面培养,不能完全满足实验需求;在对组织膜夹持固定时还存在组织膜固定不牢靠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生物材料的固定架,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缺少一种可便于对组织膜或仿生支架进行双面培养同时还可对组织膜或仿生支架进行有效固定的固定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生物材料的固定架,包括:
上固定筒,其呈圆锥筒状;以及
下固定筒,其呈直圆筒状;
其中,所述下固定筒上端、内壁处设有锥度略大于上固定筒外壁锥度的斜面,所述上固定筒的外壁与所述斜面配合。
进一步,所述斜面上、沿下固定筒轴向设有多个环形凸起。
进一步,所上固定筒的上端边沿处和下固定筒的下端边沿处均设有多个周向均布的导流凸起。
进一步,所述下固定筒外圆周壁上周向均布三个翼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利用上固定筒和下固定筒的配合来实现组织膜的固定,具体的利用了上固定筒的锥形外壁和下固定筒上的斜面配合实现组织膜边沿的压覆和固定;其中,斜面的锥度略大于上固定筒外壁锥度,这样在配合时上固定筒的锥形外壁会和斜面之间形成一个夹角,当组织膜铺设在下固定筒上端口处后,上固定筒插入下固定筒内并使生物材料夹持在该夹角的空间内,该夹角促使组织膜或仿生支架被逐步压紧,固定效果更佳;同时形成的该夹角还可适应组织膜厚度的变化;
2、为进一步增加上固定筒和下固定筒对组织膜的固定效果,本实用新型在斜面上、沿下固定筒轴向设有多个环形凸起,利用环形凸起增加组织膜相对上固定筒和下固定筒的阻尼作用。
3、由于上固定筒呈圆锥筒状,当与下固定筒配合后会促使上固定筒的下端部分地插入下固定筒内,因此可促使组织膜位于上固定筒和下固定筒配合后的中部或邻近中部处,当上固定筒和下固定筒放入孔板的培养孔中时,可促使组织膜呈悬浮状,通过简单的倒置上固定筒和下固定便可实现组织膜的双面培养,在操作上简单方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成伟,未经杨成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69960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