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磁共振大体线圈有效
申请号: | 201820696388.7 | 申请日: | 2018-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81100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6 |
发明(设计)人: | 钱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东软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3/34 | 分类号: | G01R33/34 |
代理公司: | 北京博思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15 | 代理人: | 林祥 |
地址: | 200241 上海市闵***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筒体 蜂窝结构 内表面 筒壁 磁共振 电路板 线路板 核磁共振 梯度线圈 系统噪声 隔热层 热传导 线圈本 热源 耗散 噪音 | ||
本实用新型磁共振大体线圈,包括筒体以及位于筒体上的线路板,所述筒体设有筒壁以及由筒壁围成的孔,所述筒壁设有靠近孔的内表面以及与所述内表面相对的外表面,磁共振大体线圈还包括位于所述筒壁上的蜂窝结构,所述蜂窝结构位于所述电路板的下方,用蜂窝结构做隔热层,来隔绝热源和筒体的内表面的热传导,达到降低筒体的内表面的温度的目的;同时,利用蜂窝结构的特点,在核磁共振时可以耗散梯度线圈产生的噪音,减低系统噪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磁共振大体线圈。
背景技术
磁共振大体线圈是磁共振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起到发射和接收信号的作用。参阅图1所示,大体线圈包括筒体4以及线圈单元5。线圈单元5固定在筒体4上。线圈单元5在扫描时会发热,热量通过筒体4的侧壁传导到人体可接触部分。核磁扫描中,梯度线圈引起的振动噪声也会穿透筒体影响病人。
参阅图2所示,一种现有的大体线圈的线圈单元7固定在筒体6上,在线圈单元7的下面适当加厚筒体1。通过加长线圈单元7的热传导路径来降低筒体6和人体可接触表面的温度。这种加厚筒体1的结构的缺陷在于:筒体1加厚,使得筒体1重量加大。热源和玻璃钢筒体1还是直接接触,热量能直接传导到筒体1的内表面。表面温度降低的效果不好。
参阅图3所示,另一种现有的大体线圈的线圈单元9固定在筒体8上,在线圈单元9的下面用一层空心层加厚筒体8。利用空气热传导系数低的特点来隔绝热源。这种中空隔热结构的缺陷在于:线圈单元9的底下是中空的,支撑强度不好。在组装线圈单元9时需要焊接等操作,各种外力容易造成塌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够隔热降噪的磁共振大体线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磁共振大体线圈,包括筒体以及位于筒体上的线路板,所述筒体设有筒壁以及由筒壁围成的孔,所述筒壁设有靠近孔的内表面以及与所述内表面相对的外表面,磁共振大体线圈还包括位于所述筒壁上的蜂窝结构,所述蜂窝结构位于所述电路板的下方。
进一步地,所述蜂窝结构粘接在所述筒体的外表面。
进一步地,所述蜂窝结构位于所述筒壁内。
进一步地,在制造所述筒体时,把所述蜂窝结构放在所述筒壁中,使所述蜂窝结构作为所述筒壁的一部分。
进一步地,所述蜂窝结构的材料的密度低于所述筒体的材料的密度。
进一步地,所述蜂窝结构的材料是芳纶、塑料或者玻璃纤维。
进一步地,所述蜂窝结构设有若干呈六边形的孔洞。
进一步地,所述线路板通过粘接的方式进行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线路板通过螺丝进行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筒壁内未设置电路板的位置亦填充有蜂窝结构。
本实用新型磁共振大体线圈通过在筒体的外表面或筒体的内部增加蜂窝结构,用蜂窝结构做隔热层,来隔绝热源和筒体的内表面的热传导,达到降低筒体的内表面的温度的目的;同时,利用蜂窝结构的特点,在核磁共振时可以耗散梯度线圈产生的噪音,减低系统噪声。
附图说明
图1是第一种现有的磁共振大体线圈的立体图。
图2是第二种现有的磁共振大体线圈的示意图。
图3是第三种现有的磁共振大体线圈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示出的磁共振大体线圈的立体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示出的磁共振大体线圈的蜂窝材料的立体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示出的磁共振大体线圈安装线圈单元之前的立体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东软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东软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69638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宽温域磁通温度特性测量装置
- 下一篇:用于焊机的霍尔电流传感器偏移校正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