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有效防止减震弹簧并死的离合器从动盘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0695513.2 | 申请日: | 2018-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86195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9 |
发明(设计)人: | 王新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市润凯汽车配件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D13/64 | 分类号: | F16D13/64;F16F15/137;F16F15/139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减震弹簧 怠速 后减震 前减震 减震盘 离合器从动盘 本实用新型 环形设置 限位销片 一侧边缘 一级弹簧 花键毂 二级弹簧 花键毂套 圆周边缘 从动盘 定位销 传动 大钢 罩住 收容 | ||
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有效防止减震弹簧并死的离合器从动盘结构,其包括花键毂、套设在花键毂上的花键毂套、后减震盘、前减震盘、设置在前减震盘与后减震盘之间的大钢片、位于后减震盘上方的怠速减震盘、环形设置在怠速减震盘圆周边缘上的怠速减震弹簧、压在怠速减震盘上的且罩住怠速减震弹簧的怠速减震弹簧罩以及限位销片,后减震盘与前减震盘上环形设置有六个窗口,窗口中设置有减震弹簧,减震弹簧包括一级弹簧和设置在一级弹簧内部的二级弹簧,定位销设置在窗口一侧边缘且其两端分别固定在前减震盘和后减震盘上。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收容减震弹簧的窗口一侧边缘设置限位销片,有效的防止了减震弹簧发生并死情况,提高了从动盘传动的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离合器结构,特别是涉及一种有效防止减震弹簧并死的离合器从动盘结构。
【背景技术】
离合器从动盘总成位于发动机和离合器盖之间的飞轮壳内,离合器从动盘总成花键毂固定在变速箱的一轴上,离合器的输出轴就是变速箱的输入轴。在汽车行驶过程中,驾驶员可根据需要踩下或松开离合器踏板,使发动机与变速箱暂时分离和逐渐接合,以切断或传递发动机向变速器输入的动力。离合器是机械传动中的常用部件,可将传动系统随时分离或接合。
目前传统的离合器从动盘,虽然其减震盘上设有弹簧,可以起到减震的效果,但是效果不是过于明显,在离合器进行分离的时候,由于转动的速度过快,使得从动盘上的惯性力过强,导致离合器从动盘在分离时,噪音过大,长此以往,从动盘容易发生磨损、裂开的现象,也会造成机身抖动,离合效果差的现象。且从动盘传递扭矩小,扭转刚度大,磨损较大,导致离合器使用寿命受到严重影响。
现有技术中的离合器从动盘减震主弹簧全包在减震盘内,在工作过程中,减震弹簧与减震盘有大量的摩擦,导致减震盘与预减震弹簧加速磨损,且温度不易散出,寿命降低;扭转角度无限位装置,容易造成减震弹簧并死扭矩下降;大钢片无成型,在离合器磨损到一定程度时,减震器部位容易与飞轮螺栓干涉。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有效防止减震弹簧并死的离合器从动盘结构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有效防止减震弹簧并死的离合器从动盘结构,大大提高了从动盘扭转的同步性,减小零件之间的磨损,能够有效的防止减震弹簧并死。
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上述目的:一种有效防止减震弹簧并死的离合器从动盘结构,其包括花键毂、套设在所述花键毂上的花键毂套、后减震盘、前减震盘、大钢片、位于所述后减震盘上方的怠速减震盘、环形设置在所述怠速减震盘圆周边缘上的怠速减震弹簧、压在所述怠速减震盘上的怠速减震弹簧罩以及限位销片,所述后减震盘与所述前减震盘上环形设置有六个窗口,所述窗口中设置有减震弹簧,所述减震弹簧包括一级弹簧和设置在所述一级弹簧内部的二级弹簧,所述怠速减震盘、所述后减震盘、所述花键毂套以及所述前减震盘通过减震盘铆钉铆接在一起,所述定位销设置在所述窗口一侧边缘且其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前减震盘和所述后减震盘上。
进一步的,所述花键毂套表面套设有分别位于所述大钢片前后表面的前阻尼片和后阻尼片,所述后阻尼片与所述后减震盘之间还设置有套设在所述花键毂套表面的蝶形弹簧。
进一步的,所述前减震盘、所述后减震盘以及所述怠速减震盘在所述窗口边缘设置有通口,所述前阻尼片、所述后阻尼片、所述蝶形弹簧以及所述大钢片在对应于所述通口位置设置有开放式开口。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销片穿过所述通口和所述开放式开口。
进一步的,所述怠速减震盘的圆周边缘环形间隔设置有若干开口,所述怠速减震盘在所述开口位置设置有从所述开口两端伸入所述开口内的突出部,所述怠速减震弹簧通过所述突出部伸入其两端进行卡位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摩擦片包括若干小的摩擦片单元,且相邻两个摩擦片单元形成有容削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市润凯汽车配件制造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市润凯汽车配件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69551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石油钻机的离合器装置
- 下一篇:一种轻量化离合器从动盘的大钢片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