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滑板车双轮同步刹车机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820695506.2 | 申请日: | 2018-05-1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1610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30 |
| 发明(设计)人: | 杨盛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艾沃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3C17/14 | 分类号: | A63C17/14;A63C17/12 |
| 代理公司: | 台州蓝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29 | 代理人: | 苑新民 |
| 地址: | 318000 浙江省台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刹车线 下端 滚轮载体 同步刹车 车轮 上端 滚轮 本实用新型 制动部件 滑板车 制动力 双轮 车辆制动技术 空间利用率 连接结构 平均分配 时间一致 同步制动 转轴转动 制动 施加 移动 加工 | ||
本实用新型属于车辆制动技术领域,特指一种滑板车双轮同步刹车机构,包括有上端刹车线、滚轮载体与下端刹车线,所述上端刹车线一端固定连接在滚轮载体上部,所述滚轮载体下部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滚轮,所述下端刹车线绕设在滚轮上,下端刹车线两端分别用于连接一个车轮的制动部件,上端刹车线的移动带动滚轮载体拉动下端刹车线,实现两个车轮的同步刹车。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加工成本低、连接结构牢固且空间利用率高;下端刹车线在滚轮的作用下,两端制动力平均分配,使得下端刹车线两端向相对应的车轮的制动部件施加相同的制动力,并且制动时间一致,实现两车轮的同步制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车辆制动技术领域,特指一种滑板车双轮同步刹车机构。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电动滑板车作为新一代的便捷交通工具,因其价格低廉、便于操控、结构轻便、节能而得到人们的喜爱,适合穿行于狭小的空间,且在超短途出行上具有明显优势。现有电动滑板车普遍包括有前轮、左后轮与右后轮,前轮受把手控制负责车体转向,左、右后轮由电瓶驱动带动车体前行,其制动系统沿用自行车的刹车机构,通过手刹车握把拉动刹车线的方式对左、右后轮进行刹车制动。然而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左右手刹刹车时间控制不一致,以及左右手所施加的力量不一致,导致左、右后轮刹车无法同步动作。刹车时,若左后轮或右后轮先制动,或若左后轮制动力或右后轮制动力较大,将会导致车身整体向其对应方向偏转,当滑板车时速过快,则有翻车的危险,因而其行驶安全一直备受社会争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实现双轮同步刹车,且制动力相同的滑板车双轮同步刹车机构。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滑板车双轮同步刹车机构,包括有上端刹车线、滚轮载体与下端刹车线,所述上端刹车线一端固定连接在滚轮载体上部,所述滚轮载体下部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滚轮,所述下端刹车线绕设在滚轮上,下端刹车线两端分别用于连接一个车轮的制动部件,上端刹车线的移动带动滚轮载体拉动下端刹车线,实现两个车轮的同步刹车。
在上述的一种滑板车双轮同步刹车机构中,所述滚轮载体上部设有通孔,滚轮载体通过紧固件穿过通孔连接有压线片,所述上端刹车线一端压紧固定在滚轮载体与压线片之间。
在上述的一种滑板车双轮同步刹车机构中,所述滚轮载体上部设有线槽一,压线片靠近滚轮载体的平面上设有与线槽一位置相对应的线槽二,该线槽一与线槽二之间形成上端刹车线一端压紧固定连接位。
在上述的一种滑板车双轮同步刹车机构中,所述滚轮载体上部还设有一个以上的卡槽,压线片靠近滚轮载体的平面上向外延伸形成与卡槽位置以及数量相对应的限位块,限位块卡扣在卡槽内。
在上述的一种滑板车双轮同步刹车机构中,所述滚轮载体下部设有开口向下的开口槽,开口槽底面上设有转轴孔,所述滚轮通过转轴穿过转轴孔连接在开口槽内,且滚轮可在开口槽内绕转轴轴线自由旋转。
在上述的一种滑板车双轮同步刹车机构中,所述滚轮的外柱面上居中设置有环形凹槽,所述的环形凹槽为弧形槽,下端刹车线绕设在弧形槽内。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突出的优点是:
1、本实用新型下端刹车线在滚轮的作用下,两端制动力平均分配,使得下端刹车线两端向相对应的车轮的制动部件施加相同的制动力,并且制动时间一致,实现两车轮的同步制动;
2、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加工成本低、连接结构牢固且空间利用率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滚轮载体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压线片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滚轮载体与压线片连接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艾沃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艾沃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69550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