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糖尿病足枕有效
申请号: | 201820694173.1 | 申请日: | 2018-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92207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9 |
发明(设计)人: | 严伟;夏广惠;唐瑶;薛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市胸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G7/075 | 分类号: | A61G7/075 |
代理公司: |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06 | 代理人: | 叶涓涓 |
地址: | 210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固定圈 金属弹片 折叠片 刚性固定 本实用新型 糖尿病足 缓冲层 折叠 足部 抬高 彼此分离 一端连接 舒适性 承托 床面 横置 外弯 支撑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全新设计的糖尿病足枕,包括中部固定圈以及连接在中部固定圈两头的折叠固定圈,每个折叠固定圈包括至少三个彼此分离的折叠片,中部固定圈内设置有刚性固定环,刚性固定环外包裹有缓冲层,折叠片内设置有金属弹片,金属弹片外包裹有缓冲层,金属弹片一端连接着刚性固定环。本实用新型依靠金属弹片的支撑,折叠片能够向外弯折,当将本足枕立起来使用时,一端用于承托病人足部,提高舒适性,另一端用于增大与床面接触面积,增加稳定性,且足枕整体高度足够,能够真正抬高病人足部;当将本足枕横置使用时,外折的折叠片能够有效增加足枕高度,抬高效果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用品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糖尿病患者用足枕。
背景技术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也是糖尿病病人致残的重要原因。糖尿病足是周围神经病变(包括自主神经病变)、大血管病变和不良的足部卫生等诸多因素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导致的,主要表现为皮肤深溃疡和趾端坏疽等病变,若治疗护理不当,患者需进行截肢手术。糖尿病患者足部发生病变时,需要对足部进行抬高减压,传统足圈如图1所示,为一边带有开口的圆环形,由海绵或慢性回弹材料制成,套在脚踝上。由于传统足圈厚度有限,在使用过程中对患者足部高度提升有限,无法真正抬高患者足部进行减压。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全新设计的糖尿病足枕,内置有金属弹片,在使用时弯折,在舒适承托足部的基础上真正抬高了足部高度,达到减压效果。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糖尿病足枕,包括中部固定圈以及连接在中部固定圈两头的折叠固定圈,每个折叠固定圈包括至少三个彼此分离的折叠片,所述中部固定圈内设置有刚性固定环,所述刚性固定环外包裹有缓冲层,所述折叠片内设置有金属弹片,所述金属弹片外包裹有缓冲层,所述金属弹片一端连接着刚性固定环。
进一步的,所述中部固定圈一侧设置有开口。
进一步的,所述刚性固定环由金属弹片制成。
进一步的,每个折叠固定圈包括四个折叠片。
进一步的,所述刚性固定环为金属固定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依靠金属弹片的支撑,折叠片能够向外弯折,当将本足枕立起来使用时,一端用于承托病人足部,提高舒适性,另一端用于增大与床面接触面积,增加稳定性,且足枕整体高度足够,能够真正抬高病人足部;当将本足枕横置使用时,外折的折叠片能够有效增加足枕高度,抬高效果佳。
附图说明
图1为传统足圈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糖尿病足枕结构示意图,其中折叠片为原状。
图3为足枕内固定环和金属弹片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中A-A向剖视图。
图5为图2中折叠片外折状态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糖尿病足枕竖放使用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糖尿病足枕横放使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应理解下述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实施例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市胸科医院,未经南京市胸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69417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俯卧位通气头部体位摆放装置
- 下一篇:一种四肢抬高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