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榆木斗柜有效
| 申请号: | 201820691934.8 | 申请日: | 2018-05-1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90583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5 |
| 发明(设计)人: | 陈奇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磐安县怡翔家具厂 |
| 主分类号: | A47B67/04 | 分类号: | A47B67/04;A47B96/20 |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红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4 | 代理人: | 吴伟文 |
| 地址: | 3223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钩板 收纳槽 柜体 外侧壁 榆木 本实用新型 收纳 挂钩组件 竖直设置 横梁 长度方向排列 技术方案要点 安全隐患 柜体侧面 转动平面 挂钩 可重复 美观性 容置 枢接 推入 下端 裸露 美观 垂直 闲置 侧面 翻开 尖锐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榆木斗柜,解决了柜体侧面的挂钩难以收纳存在安全隐患同时影响美观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柜体的外侧壁设置有挂钩组件,挂钩组件包括设置于柜体外侧壁的横梁,横梁远离柜体的侧面沿其长度方向排列有若干呈竖直设置的收纳槽,每个收纳槽内均容置有钩板,钩板的下端枢接于收纳槽内,钩板的转动平面呈竖直设置且垂直于柜体的外侧壁,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榆木斗柜,当钩板从收纳槽内翻开后,能够作为“挂钩”使用;当钩板闲置时,通过将钩板推入收纳槽,能有效将其收纳起来,避免钩板的尖锐部分裸露在外而伤到人体,并且钩板可重复使用,同时不影响美观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家具,特别涉及一种榆木斗柜。
背景技术
斗柜是一种用于存放东西的柜子,其收纳能力很强,在卧室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它由多个抽屉并排组合,便于收纳小型物品,好的斗柜还能够对房屋内的布局有很好的衬托,常见的斗柜有三斗柜、四斗柜、五斗柜、六斗柜、七斗柜等。
而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用户通常会在柜体外侧安装挂钩,以增加适用范围,挂钩一般以粘钩居多。对于有孩子的家庭而言,斗柜上的挂钩长期裸露于柜体外侧,存在较高的安全隐患,若将挂钩强行取下,不仅费力,而且容易在柜体表面留下残胶,影响美观,因此现有的斗柜还存在一定的改进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可收纳式挂钩的榆木斗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榆木斗柜,包括柜体,所述柜体的外侧壁设置有挂钩组件,所述挂钩组件包括设置于柜体外侧壁的横梁,所述横梁远离柜体的侧面沿其长度方向排列有若干呈竖直设置的收纳槽,每个收纳槽内均容置有钩板,所述钩板的下端枢接于收纳槽内,所述钩板的转动平面呈竖直设置且垂直于柜体的外侧壁。
采用上述方案,当钩板从收纳槽内翻开后,能够作为“挂钩”使用;当钩板闲置时,通过将钩板推入收纳槽,能有效将其收纳起来,避免钩板的尖锐部分裸露在外而伤到人体,并且钩板可重复使用,同时不影响美观性。
作为优选,所述钩板的两侧并于靠近其下端的位置均向外延伸有枢接轴,所述收纳槽内相对的两个侧壁上并于靠近其下端的位置均开设有分别供两根枢接轴转动穿设的枢接孔。
采用上述方案,枢接轴与枢接孔之间的配合结构简单,能够使钩板于收纳槽内进行稳定的翻转。
作为优选,所述枢接孔向上延伸有滑移槽,所述滑移槽的上端朝着远离柜体的方向水平延伸有引导槽;所述收纳槽的上端延伸至横梁的上侧面。
采用上述方案,滑移槽与引导槽相互连通以构成倒置的“L”型滑槽,从而便于钩板进行拆装;其中,滑移槽能有效限定钩板于收纳槽内的横向位置,而引导槽能够使钩板两侧的枢接轴脱离横梁,或者卡入至横梁的滑移槽内,便于单个钩板进行维修及更换,更加人性化;收纳槽的上端延伸至横梁的上侧面,使得收纳槽的上端形成有开口,便于钩板沿着滑移槽上移,从而方便钩板拆卸。
作为优选,所述钩板靠近收纳槽的板面并于其上端位置开设有凹槽。
采用上述方案,使得钩板的上端能通过凹槽形成供手指插入的缺口,从而起到“抓手”的作用,便于将钩板从收纳槽内翻开。
作为优选,所述横梁远离柜体的侧面并于收纳槽两侧的位置均设置有限位触点,所述限位触点突出于收纳槽的侧壁。
采用上述方案,限位触点能有效限定钩板于收纳槽内的位置,从而避免收纳槽内的钩板自动翻开。
作为优选,所述钩板靠近收纳槽的板面并于靠近其下端的位置开设有用于抵接收纳槽底面的斜切面。
采用上述方案,当钩板翻开一定角度后,斜切面能抵接于收纳槽的底面,从而限定钩板的最大张开角度,使得其挂钩功能更加稳定牢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磐安县怡翔家具厂,未经磐安县怡翔家具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69193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