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冻胀截水沟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0691443.3 | 申请日: | 2018-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85180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9 |
发明(设计)人: | 张治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F5/00 | 分类号: | E03F5/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唯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29 | 代理人: | 曾耀先 |
地址: | 200122 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国***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冻胀 截水沟 沟渠 基坑 缓冲层 本实用新型 支护结构 填充物 一次施工 冻土层 二合一 水空间 分隔 夹设 土体 填充 体内 外围 施工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冻胀截水沟结构,包括开设于基坑外围的土体内、且靠近基坑的支护结构设置的沟渠,所述沟渠围绕所述基坑设置,且通过所述沟渠将所述支护结构处的冻土层分隔开;所述沟渠内填充有填充物并形成缓冲层,所述缓冲层夹设于所述沟渠两侧的土体之间,且所述缓冲层之上形成有截水空间。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将防冻胀沟与截水沟二合一,使一次施工既形成了截水沟,又做好了防冻胀措施,解决防冻胀措施与截水沟分开做、施工繁琐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特指一种防冻胀截水沟结构。
背景技术
在天气严寒且地下水位较高的区域内进行施工时,土体内的水分结冰则会使土体体积增大,发生土体冻胀,而土体冻胀产生的水平力会使边坡支护结构发生变形,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因此必须做好防冻胀措施。
截水沟是设于坡顶,用于拦截从高处流下的水,防止水流入施工区域。现有的做法是将防冻胀措施和截水沟分开施工,这种做法十分繁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防冻胀截水沟结构,可将防冻胀沟与截水沟二合一,使一次施工既形成了截水沟,又做好了防冻胀措施,解决现有做法繁琐的问题。
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冻胀截水沟结构,包括:
开设于基坑外围的土体内、且靠近基坑的支护结构设置的沟渠,所述沟渠围绕所述基坑设置,且通过所述沟渠将所述支护结构处的冻土层分隔开;所述沟渠内填充有填充物并形成缓冲层,所述缓冲层夹设于所述沟渠两侧的土体之间,且所述缓冲层之上形成有截水空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向坡顶的沟渠内填充填充物,从而在冻土区域内形成有缓冲层,有效缓冲土体冻胀对支护结构的力,起到防冻胀的效果,同时沟渠内的空间可储水,达到截水沟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防冻胀截水沟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沟渠的深度大于或等于所述冻土层的深度。
本实用新型防冻胀截水沟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缓冲层位于所述沟渠的底部,所述缓冲层之上铺设有垫层,且所述沟渠内位于所述垫层之上形成所述截水空间。
本实用新型防冻胀截水沟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垫层的宽度大于所述沟渠的宽度,且所述垫层的外缘埋设于土体内。
本实用新型防冻胀截水沟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垫层为混凝土层。
本实用新型防冻胀截水沟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填充物为珍珠岩。
本实用新型防冻胀截水沟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基坑外围的坡顶具有坡度,且所述坡顶靠近所述支护结构的一侧高于靠近所述沟渠的一侧。
本实用新型防冻胀截水沟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沟渠设于所述基坑的防护栏杆之外。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防冻胀截水沟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冻胀截水沟结构,可将防冻胀沟与截水沟二合一,使一次施工既形成了截水沟,又做好了防冻胀措施,解决现有做法繁琐的问题。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防冻胀截水沟结构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基坑的周围形成边坡22,边坡22上设置有支护结构,且坡顶23设置有防护栏杆2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69144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