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污水处理系统单元及其污水处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0691101.1 | 申请日: | 2018-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401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8 |
发明(设计)人: | 姜晓华;江安;宋德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海安生物环保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21/04 | 分类号: | B01D21/04;B01D21/30;B01D21/00 |
代理公司: | 青岛发思特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7212 | 代理人: | 巩同海 |
地址: | 266012 山东省青岛市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污水处理系统 砂水分离器 本实用新型 螺旋输送机 气泵单元 沉砂 集渣 曝气 污水处理技术 油渣 除渣池 回水端 回水管 进料口 可扩展 曝气管 输气管 吸沙泵 除渣 污水处理 一体化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污水处理系统单元及其污水处理系统,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污水处理系统单元包括曝气沉砂除渣池、螺旋输送机、气泵单元和砂水分离器;螺旋输送机将第一集渣结构中的油渣输送到第二集渣结构,气泵单元经输气管与曝气管相连,砂水分离器的进料口与吸沙泵相连,砂水分离器的回水端与回水管相连,砂水分离器的出沙端与集沙设备相连。污水处理系统单元可扩展为污水处理系统。本实用新型提供一体化的曝气沉砂除渣污水处理方案。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污水处理系统单元及其污水处理系统,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污水处理通常需要在预处理阶段设置沉砂池,以保证后续处理设施的正常运转。沉砂池有三种类型:平流式、竖流式和曝气式。平流式沉砂池是最常用的一种沉砂池,其水流部分实际是一个加宽加深了的明渠,具有构造简单、工作稳定、处理效果好且易于排沙等优点;竖流式沉砂池是一个圆形池,它的结构比较复杂,处理效果一般较差,现已不多用;曝气沉砂池是一个长型渠道,是在常规的平流沉砂池中加入曝气管,通过曝气使得污水在池内螺旋前进,一方面使得密度大的沙粒被甩到池壁而落下,另一方面增加了沙粒的摩擦机会,去除了沙粒表面的有机物,可以得到更为纯净的沙粒。曝气沉砂池出水中的溶解氧含量较高,有利于后续的好氧生化处理过程。
但现有的曝气沉砂池存在以下缺点:
1、沉砂量前后分布不均。
在平流式沉砂池中,水的流速从入水端到出水端逐渐降低,因此,入水端沉砂少,出水端沉砂多。在现有技术中,平流式沉砂池靠桁车来回吸沙,由于入水端和出水端沉砂的高度不同,若采用固定高度的桁车,会导致桁车的吸沙端磨损;而若要避免磨损,又要进行繁琐的调泵工作。
但在运行中,如此频繁的调整实际上无法实现,故曝气沉砂池出水端的砂粒会越积越多,最终只能将池排空后人工清渣。一方面影响设备运行,另一方面由于沉渣中H2S浓度高、有剧毒,对清渣工人的健康造成危害。
2、桁车和刮渣机构的运行依赖传感器。
曝气沉砂池的工作环境潮湿污浊,有时会导致传感器失效。对于桁车而言,一旦传感器失灵,会导致桁车运行到池端时无法停止,电线断裂,造成短路或触电事故。对于现有的升降式刮渣机构而言,若传感器被损坏或遮挡,将不能升降,无法刮渣。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新的污水处理系统单元及其污水处理系统。
本实用新型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污水处理系统单元,包括曝气沉砂除渣池,所述曝气沉砂除渣池包括池体、曝气管、第一集渣结构和刮渣机构,池体包括进水口和第一出水口,所述池体的底面从进水端到出水端依次包括弧形面、斜坡和集沙区,所述集沙区四周均设有可使沙粒汇集到集沙区的坡度,集沙区设有吸沙管,吸沙管与吸沙泵相连;第一出水口可以是溢流堰、淹没堰或其他类型出水口。刮渣机构可以是水下刮渣机构或水上刮渣机构。
所述曝气沉砂除渣池还包括布水器,布水器与弧形面结合实现布水;布水器由顶部不低于水面的布水板组成,所述布水板包括竖直布置且水平横截面为半圆弧的弧面板和设于弧面板底部的底板,所述底板可防止进水直接下流,弧面板横截面的半圆弧开口朝向设有进水口的池壁,弧面板的高度为进水口处池体深度的1/3-2/3,底板未将弧面板底部完全封闭,而留有开口,所述开口可供水流出;弧形面起始端的水平高度不低于布水板底部的水平高度,弧形面的末端与斜坡之间光滑过渡,使沙粒无障碍滑入集沙区。
所述曝气沉砂除渣池还包括挡渣墙,挡渣墙由顶部不低于水面的挡渣板间隔排列而成,挡渣墙沿池体长度方向布置,从靠近布水板的位置延伸到池壁,并将池体分为除渣区和沉砂区;所述布水器的宽度使得布水器至少横跨曝气沉砂除渣池沉砂区,至多横跨曝气沉砂除渣池池体;挡渣墙可固定于池底、也可固定于池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海安生物环保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海安生物环保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69110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组合式调节池进水装置
- 下一篇:曝气沉砂除渣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