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方便拿捏防水口红管外壳有效
| 申请号: | 201820688812.3 | 申请日: | 2018-05-0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431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8 |
| 发明(设计)人: | 周杰;郭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裕佳铝塑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45D40/02 | 分类号: | A45D40/02;A45D40/00 |
| 代理公司: | 合肥中博知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42 | 代理人: | 钱卫佳 |
| 地址: | 2334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底座 托板 凸条 本实用新型 盖体内壁 环形凹槽 环形设置 紧密贴合 口红管 盖体 外壁 防水 环形橡胶圈 橡胶圈外壁 底座外壁 固定口红 环形凹口 上端固定 转动连接 上端 进入管 橡胶圈 口红 凹口 化妆 污染 | ||
一种方便拿捏防水口红管外壳,主体包括底座和罩在底座上端的盖体,所述的底座外壁环形设置橡胶圈,所述的橡胶圈外壁设置多个环形凹口,所述的底座上端固定设置托板,所述的托板上方转动连接用于固定口红本体的中束心,所述的托板外壁环形设置两条凸条,所述的盖体内壁设置两条环形凹槽,所述的盖体与底座合起时凸条与凹槽紧密贴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新颖,通过托板外壁的两条凸条与盖体内壁的两条环形凹槽的紧密贴合,有效的避免了水进入管体污染口红,通过底座挖鼻设置的带凹口环形橡胶圈结构,使用者更容易拿捏住口红,化妆更加快捷,便于推广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妆品包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方便拿捏防水口红管外壳。
背景技术
口红是所有唇部彩妆的总称,又称唇膏、唇棒,能够使唇部红润有光泽,达到滋润、保护嘴唇,具有增加面部美感以及修正嘴唇轮廓的作用。口红管是一种用于存放口红膏体的包装管,为了美观,口红管的外表面可以设计成不同图案、不同颜色,而对于口红管来说,还具有使用便捷的特点,口红管主要由盖体和管体组成,其中管体包括中束芯和底座,中束芯包括珠子、中束,珠子主要起到承载口红膏体的作用,通过盖体与管体的相互配合保护口红膏体免受外界的污染。
现有技术的盖体与底座都是单纯采用卡扣式连接方式或者磁铁吸附连接方式,随着时间的增加,盖体与管体之间的配合紧密度下降,甚至造成盖体从管体脱落的现象,从而将导致外界的灰尘进入管体内部污染产品,容易滋生细菌,影响产品质量,且使用时手指拿捏部位的底座表面都是光滑结构,使用者洗漱完毕后手指一般都比较湿,化妆时很容易手指打滑,导致口红涂抹不均衡,需要重新涂抹,浪费时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稳定,性能优越,使用便捷的方便拿捏防水口红管外壳。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方便拿捏防水口红管外壳,主体包括底座和罩在底座上端的盖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座外壁环形设置橡胶圈,所述的橡胶圈外壁设置多个环形凹口,所述的底座上端固定设置托板,所述的托板上方转动连接用于固定口红本体的中束心,所述的托板外壁环形设置两条凸条,所述的盖体内壁设置两条环形凹槽,所述的盖体与底座合起时凸条与凹槽紧密贴合。
所述的多个凹口分别为第一凹口、第二凹口、第三凹口,使用时大拇指和中指捏在第二凹口,食指捏在第一凹口,无名指捏在第三凹口,更加符合人类的拿捏习惯,避免在使用时拿捏不稳晃动或者脱手,有效降低拿捏的力度,更加省力,化妆更加快捷。
所述的橡胶圈外壁为磨砂结构,增大手指与橡胶圈的摩擦力,拿捏更稳。
所述的两条凸条为软质橡胶,更加容易插拔,且软质橡胶可延伸,与凹槽贴合更加紧密,防止水进入,更有效的避免滋生细菌。
所述的盖体下端内嵌第一磁铁环,所述的托板内嵌第二磁铁环,所述的第一磁铁环与第二磁铁环相互吸引,口红管盖合时更加牢固,避免携带过程中盖体脱落。
所述的底座内固定设置配重块,降低口红管的重心,便于放置。
所述的底座与盖体为铝合金材质,铝合金材质可塑性高,质量轻,硬度高,可更好的保护口红本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新颖,通过托板外壁的两条凸条与盖体内壁的两条环形凹槽的紧密贴合,有效的避免了水进入管体污染口红,通过底座挖鼻设置的带凹口环形橡胶圈结构,使用者更容易拿捏住口红,化妆更加快捷,便于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裕佳铝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裕佳铝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68881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