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智能锁离合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0688666.4 | 申请日: | 2018-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807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5 |
发明(设计)人: | 何汶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何汶辉 |
主分类号: | E05B3/00 | 分类号: | E05B3/00;E05B1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8415 广东省中***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锁壳 执手芯 锁体控制 过渡齿轮 离合结构 传动连接 竖向排列 智能锁 本实用新型 长度延伸 执手柄 减小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智能锁离合结构,包括设置于锁壳内的执手芯,执手芯与锁壳外的执手柄传动连接,锁壳内沿其长度延伸方向上还设有锁体控制件,执手芯与锁体控制件之间通过过渡齿轮传动连接,执手芯、锁体控制件与过渡齿轮在锁壳内呈竖向排列分布,通过在执手芯与锁体控制件之间设置过渡齿轮,使它们之间可以在锁壳内竖向排列分布,减小了离合结构的体积,使其可以安装在细窄的锁壳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智能锁离合结构。
背景技术
智能锁在市场上的应用日趋广泛,但是,智能锁的力和结构一般为执手芯与锁体控制件相互叠堆传动,造成离合结构体积较大,不方便使用在铝门等要求细窄的锁壳上。
因此,需要进一步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一种智能锁离合结构,其通过在执手芯与锁体控制件之间设置过渡齿轮,使它们之间可以在锁壳内竖向排列分布,减小了离合结构的体积,使其可以安装在细窄的锁壳上。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智能锁离合结构,包括设置于锁壳内的执手芯,执手芯与锁壳外的执手柄传动连接,锁壳内沿其长度延伸方向上还设有锁体控制件,执手芯与锁体控制件之间通过过渡齿轮传动连接,执手芯、锁体控制件与过渡齿轮在锁壳内呈竖向排列分布。
所述锁壳内设有与执手芯配合的圆孔,执手芯与锁壳之间设有执手复位弹簧,执手芯的定位台插入执手复位弹簧的挂脚之间。
所述锁体控制件包括插销件,转动芯以及离合销,转动芯与插销件之间相互独立分离,或者,转动芯与插销件之间通过插入离合销传动连接。
所述插销件上设有两个对称分布的滑动弹性复位件,转动芯的定位脚插入两个滑动弹性复位件之间。
所述插销件上设有用于对离合销限位的固定套,固定套内设有用于使离合销复位的离合弹簧。
所述锁体控制件还包括换向件,插销件上设有第一台阶和第二台阶,换向件上设有分别与第一、二台阶对应的第三台阶和第四台阶,插销件与换向件通过第一台阶与第三台阶紧密接触传动连接,或者,插销件与换向件通过第二台阶与第四台阶紧密接触传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在执手芯与锁体控制件之间设置过渡齿轮,使它们之间可以在锁壳内竖向排列分布,减小了离合结构的体积,使其可以安装在细窄的锁壳上,同时,执手芯通过与执手复位弹簧配合,避免执手长时间使用出现下垂,执手芯无法复位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执手柄右开模式初始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执手柄右开模式锁闭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执手柄左开模式初始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执手柄左开模式锁闭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参见图1-图5,本智能锁离合结构,包括设置于锁壳1内的执手芯21,执手芯21与锁壳1外的执手柄22传动连接,锁壳1内沿其长度延伸方向上还设有锁体控制件3,执手芯21与锁体控制件3之间通过过渡齿轮5传动连接,执手芯21、锁体控制件3与过渡齿轮5在锁壳1内呈竖向排列分布,通过在执手芯21与锁体控制件3之间设置过渡齿轮5,使它们之间可以在锁壳1内竖向排列分布,减小了离合结构的体积,使其可以安装在细窄的锁壳1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何汶辉,未经何汶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68866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一体式钢制门扣手
- 下一篇:一种执手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