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浅层软土套筒成桩防混凝土塌落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686939.1 | 申请日: | 2018-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510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8 |
发明(设计)人: | 熊竺;徐军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5/38 | 分类号: | E02D5/38;E02D5/66 |
代理公司: | 武汉东喻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24 | 代理人: | 李佑宏 |
地址: | 430063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钢筋笼 保护结构 钢套筒 外围 拔除 浅层 软土 混凝土 桩身混凝土 成桩 套筒 桩身 钢板 本实用新型 浇筑混凝土 填充混凝土 一次性完成 简易装置 螺旋箍筋 施工要求 钢护筒 加强筋 连接件 内弧形 外弧形 主筋 浇筑 填充 改良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浅层软土套筒成桩防混凝土塌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钢套筒(1)、钢筋笼(2),所述钢筋笼(2)包括主筋(21)、螺旋箍筋(22)、加强筋(23)和外围保护结构;所述外围保护结构包括内弧形钢板(24)、外弧形钢板(25)、连接件(26);所述外围保护结构与所述钢筋笼(2)之间、所述钢筋笼(2)内填充有混凝土,所述钢套筒(1)与所述外围保护结构之间不填充混凝土。本专利对浅层软土区范围的钢筋笼进行改良,采用一种简易装置,使得浇筑混凝土后,拔除钢护筒时桩身混凝土不出现塌落,一次性完成桩身混凝土浇筑,满足设计施工要求,解决了钢套筒难拔除以及拔除后的桩身塌落问题,保证桩身的完整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地下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浅层软土套筒成桩防混凝土塌落装置。
背景技术
对于浅层软土区或浅层建筑垃圾填埋区,围护桩成孔时较易出现塌孔,成孔困难。处理方式一般有两种:
一种是对浅层软土或建筑垃圾填埋区采取花管注浆加固后再行成孔;然而,第一种方式由于注浆不均匀,往往效果较差;
如图1-3所示,另一种方式是浅层采用壁厚2~4cm的钢护筒跟进,在护筒的保护下成孔;虽然第二种方式钢护筒能够起到良好的隔离保护作用,成孔较顺利,但浇筑桩身混凝土后,在混凝土初凝前需拔除钢护筒,当护筒拔出后,由于混凝土的和易性,桩身混凝土将流入到软土层或建筑垃圾填埋区的孔洞中,造成桩身混凝土塌落,需进行二次灌注混凝土,对塌落的桩身混凝土进行补充,在新旧浇筑的混凝土面形成冷缝,影响到桩身的完整性,桩基检测时往往能发现这个缺陷;而且当套筒深度达到8m以上时,拔除套筒将变得较为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以上缺陷或改进需求中的至少一种,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浅层软土套筒成桩防混凝土塌落装置,对浅层软土区范围的钢筋笼进行改良,采用一种简易装置,使得浇筑混凝土后,拔除钢护筒时桩身混凝土不出现塌落,一次性完成桩身混凝土浇筑,满足设计施工要求,解决了钢套筒难拔除以及拔除后的桩身塌落问题,保证桩身的完整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按照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浅层软土套筒成桩防混凝土塌落装置,包括钢套筒、钢筋笼,所述钢套筒位于浅层软土或建筑垃圾的深度范围内,所述钢筋笼设置于所述钢套筒内、其深度超过浅层软土或建筑垃圾的深度;
所述钢筋笼包括主筋、螺旋箍筋、加强筋和外围保护结构;多个所述主筋围成环形并轴向延伸,多个所述加强筋呈环形位于所述主筋的内环并轴向按间距布置多个,所述螺旋箍筋位于所述主筋的外环;
所述外围保护结构包括内弧形钢板、外弧形钢板、连接件;
所述内弧形钢板在环向上和轴向上分别按间距设置多片,环绕在所述钢筋笼的外周,并通过连接件与主筋、螺旋箍筋、加强筋的组合结构固定连接,所述内弧形钢板与所述钢筋笼之间设有间隙;
所述外弧形钢板在环向上和轴向上设置多片、自身焊接成封闭的管状结构,贴合环绕在所述内弧形钢板的外周,并与所述内弧形钢板焊接固定;所述外围保护结构与所述钢套筒之间设有间隙;
所述外围保护结构与所述钢筋笼之间、所述钢筋笼内填充有混凝土,所述钢套筒与所述外围保护结构之间不填充混凝土。
优选地,所述连接件为锚筋,每片所述内弧形钢板均布有多个所述锚筋,所述锚筋与所述主筋和所述加强筋焊接牢固。
优选地,所述加强筋的轴向间距小于每片所述内弧形钢板的轴向高度,每片所述内弧形钢板高度范围内至少设置两个所述加强筋。
优选地,所述外弧形钢板在轴向方向的多个环形焊缝与所述内弧形钢板的轴向间隙错开布置,每片所述内弧形钢板高度范围内至少设置一条所述外弧形钢板的环形焊缝。
优选地,所述内弧形钢板采用MJ1弧形钢板,每片厚度为8mm,轴向高度为270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68693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扩底沉管桩结构
- 下一篇:一种土木工程用的基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