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锂离子电池的修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686341.2 | 申请日: | 2018-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84009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8 |
发明(设计)人: | 潘文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乐金化学新能源电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42 | 分类号: | H01M10/42;H01M10/0525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党晓林;沈金辉 |
地址: | 210038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锂离子电池 修复装置 本实用新型 电解液 开口 多次使用 固定设置 内部气体 气体压力 外部空气 收纳 可扩充 原设计 加注 排出 电池 重复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锂离子电池的修复装置。该锂离子电池的修复装置与锂离子电池的内部相连通,并固定设置在所述锂离子电池的外壳上;所述锂离子电池的修复装置为一带有可扩充空间的柔性储集体;所述柔性储集体具有开口,所述开口与所述锂离子电池的内部相连通。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使用上述锂离子电池的修复装置进行内部气体收集和排出的方法以及加注电解液的方法。本实用新型的锂离子电池的修复装置能够根据锂离子电池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气体压力,排除或收集气体,并防止外部空气的回流;同时,该锂离子电池的修复装置还能够用于添加电解液;结构简单,便于收纳,不会对电池的原设计空间产生影响;能够重复多次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的修复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汽车用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的修复装置,属于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包括聚合物锂离子电池在内,其是由一个密封的外壳封包的。出厂时,锂离子电池内部的气体是经过脱除的,因此,其内部一般是没有压力的。但是在使用过程中,锂离子电池内部会产生气体并伴随这电解液的不断消耗。产生气体会导致电池内部压力增高,电池会发生变形或破裂;而电解液的消耗则导致电池容量的降低。发生这种状况时,这些电池就需要被修复。而修复的方式就是将锂离子电池内部的气体排出;将消耗掉的电解液补充回来。
现有技术中,如果要将锂离子电池内部产生的气体去除,或者需要补充电解液时,就需要移除电池的密封组件,而这种密封组件通常是一次性的。因此,这种方式会造成无法再次密封的问题,同时也可能造成外部空气进入锂离子电池的内部的风险。
现有技术中,也有一些技术对此做出了改进。例如在锂离子电池上的外壳上设置一个压力控制组件,当压力达到一定值时,压力控制阀门打开放气。这种方式虽然能够释放锂离子电池内部的气体,也能够防止外部空气回流进入锂离子电池的内部,但是,这种直接排放的方式会造成一定程度的空气污染,而且,这种机构结构复杂,成本较高。
对于电解液消耗的问题,现有技术中也有将锂离子电池与一个备用电解液储罐相连通的结构,但是这种结构非常复杂,同时,当锂离子电池的内部产生有一定的气体压力的情况下,电解液的注入会存在一定的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的修复装置,该装置能够用于释放或收集电池内部的气体,并防止外部空气的接入,结构简单。
同时,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上述的锂离子电池的修复装置,该装置能够用于添加电解液。在添加的过程中不会有空气的进入。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的修复装置,该锂离子电池的修复装置与锂离子电池的内部相连通,并固定设置在所述锂离子电池的外壳上;
所述锂离子电池的修复装置为一带有可扩充空间的柔性储集体;所述柔性储集体具有开口,所述开口与所述锂离子电池的内部相连通。
上述的柔性储集体是指具有一个可扩充的内部空间的容器,该内部空间可以根据需要变大。这里的柔性是指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形状的改变,包括旋转、弯曲、折叠、卷曲和扭曲等。储集体是指具有收集的功能,但是在储集体上开口,又可以起到排放、转移传输的功能。
上述的锂离子电池的修复装置中,优选的,在未充气或未加电解液状态下,所述柔性储集体为一单片状结构,其为平直放置、或卷曲放置、或折叠放置;
在充气或加电解液状态下,所述柔性储集体为带有空腔的柱状体或袋状体;所述空腔为可扩充空间,其随气体或电解液的注入量增大而增大。
上述的单片状结构是指柔性储集体的可扩充空间为最小状态,所有的可扩充空间周围的壁贴合到一起,形成如同纸张样的片状结构。所述平直放置是指如同纸张一样成平面状放置,这里的平面可以是扭曲的平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乐金化学新能源电池有限公司,未经南京乐金化学新能源电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68634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电池包结构
- 下一篇:一种取铅酸蓄电池极板活物质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