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充电桩空开内置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820685102.5 | 申请日: | 2018-05-0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4011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8 |
| 发明(设计)人: | 隋东锋;张镭舰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电加物联网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R13/66 | 分类号: | H01R13/66;H01R13/70;H01R13/52;H01R13/717 |
| 代理公司: | 北京商专永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00 | 代理人: | 陈平;高之波 |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州市滨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充电桩 接线板 控制主板 内部电源 内置装置 本实用新型 接线端口 安全保护 安全稳定 壳体内部 壳体外部 防漏电 总电源 插座 壳体 电源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充电桩空开内置装置。该充电桩空开内置装置包括壳体、内部电源、接线板、控制主板和空开,电源、接线板、控制主板和空开均位于壳体内部,空开连接在内部电源和壳体外部总电源之间,接线板与内部电源和控制主板均相连,接线板上设有多个接线端口,接线端口与充电桩的插座相连接。本实用新型具有更加安全稳定的起到防漏电安全保护的作用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充电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充电桩空开内置装置。
背景技术
现今,人们的交通工具多样化,新能源车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电动汽车,电动自行车等,为了这些电动车充电的方便,在公共场所会设置安装充电桩,其功能类似于加油站里的加油机,可以固定在地面或墙壁,安装于停车场、商场或公共写字楼的停车位等公共区域,为了用电安全,一般会设置空开,但由于充电桩一般在室外设置,且都为公共区域,空开的设置需要考虑外部环境的影响,避免受环境或人为影响而损坏,影响用电安全性。
实用新型内容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充电桩空开内置装置,包括壳体、内部电源、接线板、控制主板和空开,电源、接线板、控制主板和空开均位于壳体内部,空开连接在内部电源和壳体外部总电源之间,接线板与内部电源和控制主板均相连,接线板上设有多个接线端口,接线端口与充电桩的插座相连接。
上述的充电桩空开内置装置,其有益效果是,该装置充值充电桩的充电,控制主板控制接线板上的电路的接通和断开,空开起到防漏电的作用,当充电桩的插座承载过多电流过大时,空开自动断开,切断电路,空开内置在壳体内部,避免受环境影响,例如淋雨、冰雹、大风等恶劣天气或人为损坏,能够更加安全稳定的起到防漏电安全保护的作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控制主板上设有控制芯片、计量板通讯接口、SIM卡、天线接口和指示灯接口,接线板上设有主控板接口,主控板接口与计量板通讯接口相连接。其有益效果是,主控板接口与计量板通讯接口相连接,使得控制主板的控制芯片能够及时获取接线板的信息,外接后台程序,SIM卡收集到充电桩充电状态,将整个装置的信息反馈到后台程序,便于管理者及时掌握该充电桩的充电状态及时做出反馈操作,能够及时将检测的充电状态及时反馈,指示灯显示充电状态,出现不正常现象时能够及时断电及通过指示灯显示或报警,以上实现了该装置的无线通讯控制。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壳体包括底壳和壳盖,底壳上设有连通孔,空开通过底壳上的连通孔与外部连通,底壳安装在地面或墙壁上。其有益效果是,当底壳安装在墙面上时,底壳下方的侧面上的连通孔实现空开与外界的联通,能够起到防雨的效果,能够起到安全防护的作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充电桩空开内置装置还包括零排,零排连接在内部电源和接线板之间。其有益效果是,零排实现了零线在电源、接线板及充电桩的插座之间的形成回路,电路安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充电桩空开内置装置还包括地线,地线的一端和内部电源相连接,地线的另一端连接在底壳上。其有益效果是,将地线内接在壳体上,壳体接地,间接实现了地线的接地,使得地线完全位于壳体的内部,实现了对充电桩的接地,地线不会置于外部,避免了受外部环境或人为影响损坏等,使得充电桩的用电更加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一种充电桩空开内置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一种充电桩空开内置装置的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电加物联网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杭州电加物联网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68510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