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测量激光的功率计有效
申请号: | 201820684223.8 | 申请日: | 2018-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134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1 |
发明(设计)人: | 孙尚勇;薛淼;张萍;于杨;花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省永利激光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J1/02 | 分类号: | G01J1/02 |
代理公司: | 长春众邦菁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2214 | 代理人: | 于晓庆 |
地址: | 130000 吉林省长春市高新北区长东***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主线路板 功率计 热物质 温度传感器 显示屏 激光 采样装置 测量激光 数字信号 按钮 壳体 电池 读取 温度变化信号 激光器功率 激光检测 激光能量 壳体内部 壳体外部 手持测量 携带方便 单总线 体积小 重量轻 靶区 功耗 温升 嵌入 照射 转换 | ||
一种测量激光的功率计,涉及激光检测领域,解决了现有激光器功率计存在的功耗高、体积和重量大的问题。该功率计包括壳体;安装在壳体上的激光采样装置,激光采样装置包括热物质和嵌入在热物质中的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通过单总线与主线路板相连;安装在壳体外部的按钮和显示屏;均安装在壳体内部的主线路板和电池;按钮、显示屏、电池均与主线路板相连;照射到热物质正面靶区的激光能量产生温升,通过温度传感器将热物质中的温度变化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主线路板读取该数字信号,通过计算得出激光的功率值并通过显示屏进行显示。该功率计体积小,重量轻,操作简单,携带方便;手持测量,能更好地适应各种工业生产场合,实用性更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激光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测量激光的功率计。
背景技术
激光是20世纪以来继核能、电脑、半导体之后,人类的又一重大发明。自1960年美国物理学家研制出第一台激光器以来,激光器的发展越来越快,种类也越来越多。其中的二氧化碳激光器是目前连续输出功率较高的一种激光器,它商业产品成熟,被广泛应用到材料加工、环境测量等各个领域。激光的功率是激光器最重要的技术参数之一。在生产、检验、维修激光设备过程中,均需对激光设备或仪器的激光功率进行测量,因此激光功率计是必不可少的测量装置之一。而在很多批量加工、生产工业现场是不需要测量多种波长光源的功率,大多数工业生产现场只需对一种固定波长的光源分时段随机监测它的功率值即可,这就要求激光功率计能够自给电源,工作灵活,操作简单。
目前激光器的探头传感器有热电堆式和半导体式两种。半导体式探头是利用半导体PN节上的光生伏特效应来将光能转化为电信号,再通过系列接口电路、转换电路得出功率值。另一种热电堆式是利用激光的热效应,将热能转化成电能从而得出测量结果。热电堆式功率计可以记录功率连续不断,以低于1秒的延时时间,它包括一个“功率计探头”,通过电缆与显示控制台分离。然而,无论是热电堆式和半导体式,都是通过传感器输出模拟量形式的测量值。也就是说激光器的探头传感器采集回的数据都是模拟量形式的,需要通过单独的补偿电路将其转化成数字量以提高测量精准度,例如A/D转换电路,然后再计算得出功率值。由于单独的补偿电路需要单独供电,因此,搭建电路需要电气电子元件,这就增加了电路功耗,提高了测量成本。另外,激光器的探头传感器需要连续工作,因此,在设计时其体积和重量都很大。在很多情况下,探头由于尺寸较大而无法插入有限的测量空间;此外,探头与显示控制的分离使得热电堆式功率计在易用性方面略低于理想值;而对使用环境、空间上都有一定的局限性。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激光器功率计存在的功耗高、体积和重量大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测量激光的功率计。本实用新型在提供新功能的同时,消除现有技术对于新一类可手持便携式功率计的限制,实现真正的超低功耗。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测量激光的功率计,包括:壳体;
安装在壳体上的激光采样装置,所述激光采样装置包括热物质和嵌入在热物质中的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通过单总线与主线路板相连;
安装在壳体外部的按钮和显示屏;
均安装在壳体内部的主线路板和电池;
所述按钮、显示屏、电池均与主线路板相连;
照射到热物质正面靶区的激光能量产生温升,通过温度传感器将热物质中的温度变化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主线路板读取该数字信号,通过计算得出激光的功率值并通过显示屏进行显示。
进一步的,还包括:设置在壳体内部且与主线路板相连的蜂鸣器;测量结束后,由主线路板向蜂鸣器发送控制信号,由蜂鸣器发出可听信号,通知操作员测量结束。
进一步的,所述蜂鸣器具体采用:FSBUZZ品牌的FST-9018型号。
进一步的,所述热物质为铝。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省永利激光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吉林省永利激光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68422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减震降噪的噪声测试装置
- 下一篇:一种便携式光学校准测试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