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浅水软基吨袋围堰有效
申请号: | 201820683163.8 | 申请日: | 2018-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018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07 |
发明(设计)人: | 班鹏;陈兵;王辉;吴燕华;吴卫;朱俊风;刘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三局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有限公司;中建三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9/04 | 分类号: | E02D19/04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傅海鹏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围堰 吨袋 粘土 背水面 填筑 装填 反压 本实用新型 浅水 反滤层 迎水面 坡脚 软基 防渗性能 施工过程 施工效率 能力强 排水沟 水面线 土工布 压盖层 粘性土 堆砌 湖区 护坡 冲刷 吊车 吊装 高程 堆放 施工 污染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浅水软基吨袋围堰,包括粘土吨袋、粘土堰芯、迎水面护坡、反压平台、背水面反滤层等组成,围堰填筑施工前采用标准吨袋装填粘性土,装填完成后集中堆放,围堰填筑施工过程中先将装填好的粘土吨袋用采用吊车堆砌在围堰坡脚处至水面线以上50cm,在粘土吨袋定位吊装完成后再进行围堰粘土堰芯填筑,形成吨袋围堰主体,所述反压平台位于围堰背水面坡脚处,反压平台低于围堰顶高程与围堰背水面结合为一个整体,吨袋围堰迎水面设有土工布及压盖层,背水面设置反滤层及排水沟。本实用新型具有对湖区污染小、良好的挡土防渗性能、稳定性好、抗冲刷能力强等优点,能够大大提高围堰填筑的施工效率,经济效益显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利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浅水软基吨袋围堰。
背景技术
土围堰能充分利用当地材料,可适应不同地基基础的沉降变形,具有一定的抗冲、防渗性,施工工艺简单等,被广泛应用于河道节流,基坑围护等工程。传统的施工方法采用土围堰进行基坑围护,粘土用量大、施工周期长、对湖区污染严重,尤其是在所围护的久性结构施工工期较长的情况下,土围堰受湖水冲刷过程中造成围堰稳定性及抗渗性能下降而导致的重大工程事故较为常见。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土围堰支护方法黏土用量大、施工周期长、对湖区污染严重等技术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浅水软基吨袋围堰,结合吨袋围堰及反压平台的防护设计,使得围堰结构稳定性及防渗效果大大提高,减少了围堰填筑过程中粘土用量,显著地降低了工程造价,节约了施工成本。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浅水软基吨袋围堰,包括背水面坡脚吨袋、迎水面坡脚吨袋、围堰主体和反压平台,所述围堰主体的迎水面坡脚处堆砌有迎水面坡脚吨袋,且设置有土工布及迎水面压盖层,围堰主体的背水面坡脚处堆砌有背水面坡脚吨袋,所述反压平台位于围堰主体背水面的坡脚处,并靠近背水面坡脚吨袋,反压平台低于围堰主体的顶高程且与围堰背水面结合为一个整体,其坡脚位置设置有背水面反滤层和背水面排水沟。
上述的一种浅水软基吨袋围堰,所述背水面坡脚吨袋和迎水面坡脚吨袋采用聚酯纤维纺织而成,具有防尘、牢固安全的优点,在结构上具有足够的强度,使得装卸、搬运过程更加方便,显著地提高了施工效率;且堆砌高度均高出水面50cm,通过粘土吨袋横向收坡挡土,避免围堰主体填筑时粘土直接与湖水接触、散落湖区,在保证湖区不受污染的前提下,同时也有效地控制了围堰填筑过程中粘土的用量。
上述的一种浅水软基吨袋围堰,所述围堰主体的填筑材料为粘土,压实度按不低于90%进行控制,堰顶宽度为6m,围堰主体与迎水面坡脚吨袋组成的吨袋围堰的迎水面坡比为1:2,与背水面坡脚吨袋组成的吨袋围堰的背水面坡比为1:1.5。
上述的一种浅水软基吨袋围堰,所述反压平台的填筑材料为粘土,压实度按不低于90%进行控制,其坡比为1:1.5,顶部宽度为4m。
上述的一种浅水软基吨袋围堰,所述土工布采用针刺无纺土工布,规格优选为300g/㎡。
上述的一种浅水软基吨袋围堰,所所述背水面反滤层由10cm厚中粗砂及30cm厚块石组成。
总体而言,通过本实用新型所构思的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可以达到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一种浅水软基吨袋围堰在传统土围堰工艺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在坡脚处增设了粘土吨袋收坡挡土,避免围堰主体填筑时粘土直接与湖水接触、散落湖区,在保证湖区不受污染的前提下,同时也有效的控制了围堰填筑过程中粘土的用量,同时粘土吨袋装卸、搬运方便,施工效率明显提高;
2、本实用新型一种浅水软基吨袋围堰在背水面增设反压平台,与吨袋围堰结合为一个整体,在保证围堰结构稳定性和安全性的同时,大大减少了基坑排水,显著地降低了工程造价,节约了施工成本。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三局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有限公司;中建三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建三局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有限公司;中建三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68316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泥浆池围堰
- 下一篇:一种地下工程降水井防水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