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线路导线放线盘有效
申请号: | 201820682111.9 | 申请日: | 2018-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84613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01 |
发明(设计)人: | 张国清;张瑜;李焕友;姚玉存;马银环;李锦;潘龙;谢京宁;孙晓辉;原建平;刘善增;邹昊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石嘴山供电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1/06 | 分类号: | H02G1/06;H02G11/02 |
代理公司: | 银川长征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4102 | 代理人: | 马长增 |
地址: | 753000 宁夏回族自*** | 国省代码: | 宁夏;6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放线盘 线路导线 本实用新型 下端 轴套 轴芯 轴承 导线打结 放线效率 工作成本 工作效率 均匀水平 两端对称 手柄 上端 底盘 挡线 放线 底座 叶片 劳动 | ||
本实用新型属于线路导线放线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线路导线放线盘。一种线路导线放线盘,包括底座、轴芯、轴套、下端放线盘、上端放线盘、手柄、轴承,其中,底盘由三个均匀水平分布的叶片组成,轴芯与轴套之间设置轴承,下端放线盘的一条直径的两端对称设置挡线卡。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结构简单,便于操作,有效的防止了导线打结、脱落,减少了人工劳动,提高了放线效率,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工作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线路导线放线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线路导线放线盘。
背景技术
近年来,线路新建、断线抢修或施工放线时,施工单位经常需要用到一些零散的线路导线,每次断线抢修都需人工放线,但是人工放线经常出现线路导线打结、脱落的现象,给线路运行留下隐患,且每次需要至少三人以上的人员,劳动投入大,抢修时间长,影响供电可靠性。因此,线路新建、断线抢修或施工更换导线,如何放线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如何及时规范放线,让电力架空线路正常运行,提高供电可靠性,是目前线路施工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导线易打结、脱落,人员投入多,抢修时间长的问题,提供了一种线路导线放线盘的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线路导线放线盘,包括底座、轴芯、轴套、下端放线盘、上端放线盘、手柄、轴承,其中,底座由三个均匀水平分布的叶片组成,轴芯与轴套之间设置轴承,下端放线盘的一条直径的两端对称设置挡线卡。
优选的,底座的叶片的形状为锐角扇形。
优选的,下端放线盘的一条直径的两端设置固定螺丝,用于安装调节挡线卡。
优选的,上端放线盘的上端一侧设置手柄。
优选的,轴承内侧与轴芯紧固安装,轴承外侧与轴套紧固安装,轴套随轴承转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结构简单,便于操作,有效的防止了导线打结、脱落,减少了人工劳动,提高了放线效率,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工作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线路导线放线盘的构造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线路导线放线盘的正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线路导线放线盘的仰视图;
图中:底座1、轴芯2、轴套3、下端放线盘4、挡线卡41、固定螺丝42、上端放线盘5、手柄51、轴承6。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
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线路导线放线盘,包括底座1、轴芯2、轴套3、下端放线盘4、上端放线盘5、手柄51、轴承6,其中,底座1由三个均匀水平分布的叶片组成,轴芯2与轴套3之间设置轴承6,下端放线盘4的一条直径的两端对称设置挡线卡41。
底座1的叶片的形状为锐角扇形。
下端放线盘4的一条直径的两端设置固定螺丝42,用于安装调节挡线卡41。
上端放线盘5的上端一侧设置手柄51。
轴承6内侧与轴芯2紧固安装,所述轴承6外侧与轴套3紧固安装,轴套3 随轴承6转动。
本实用新型有效的防止了线路导线打结、脱落,减少了人工劳动,提高了放线效率,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工作成本。
在线路新建、断线抢修或施工放线时,将底座1放置在平稳的地面上,旋出固定螺丝42,将挡线卡41调节至水平位置,将导线缠绕在上端放线盘5与下端放线盘4之间的轴套3上,转动手柄51带动上端放线盘5,缠绕收紧导线,安装好导线后,将挡线卡41调节至竖直位置,旋紧固定螺丝42,挡线卡41防止导线脱落造成不必要的麻烦,使用导线时,拉动导线,带动轴套3旋转。做到导线合理规范的放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石嘴山供电公司,未经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石嘴山供电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68211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