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测量水深及淤泥深度的测杆有效
申请号: | 201820680278.1 | 申请日: | 2018-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700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1 |
发明(设计)人: | 兰献平;宋岩;周晓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银河测绘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F23/04 | 分类号: | G01F23/04;G01C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0012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杆体 固定装置 连接杆 外螺纹 测杆 尖脚 淤泥 测量水深 内螺纹 底盘 高程 测量 本实用新型 连接杆内部 测量数据 顶端内壁 空心设置 螺纹连接 淤泥表面 底端 容纳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测量水深及淤泥深度的测杆,该测杆包括杆体,杆体底部设有尖脚,还包括固定装置,固定装置位于杆体底部,固定装置包括底盘、连接杆,连接杆为空心设置且顶端内壁设有内螺纹,连接杆的底端与底盘顶部固定,杆体底部设有外螺纹,外螺纹与内螺纹螺纹连接,外螺纹位于尖脚上方,尖脚容纳于连接杆内部,不仅可以用来测量淤泥底部高程,还可以用来测量淤泥表面高程,使用方便,且测量数据较为准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池)塘清淤测量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测量水深及淤泥深度的测杆。
背景技术
通常池塘保持10-20厘米淤泥对养殖生产有利,如果超过了该限度,不但减少了水体,而且增加了池水耗氧量,容易酿成泛塘事故,同时也容易诱发鱼病,所以消除过多淤泥是十分重要的技术环节。
进行淤泥清除作业时往往需要对水(池)塘先进行水深测量和淤泥深度测量,测量过程中通常会用到测杆,用于标示目标。测杆表面一般为红白相间设置,杆底装有尖铁脚。
测量时,一般需要用测杆测出淤泥底部高程和淤泥表面高程这两个数据,再通过计算算出水(池)塘的水深及淤泥深度。然而现有技术的测杆底部一般为尖脚设置,在测量淤泥表面高程时,由于淤泥较软,测杆的尖脚很容易直接插入淤泥中,测量较为方便,且测量容易出现偏差,影响测点数据的采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测量水深及淤泥深度的测杆,其解决了淤泥表面高程的测量较为不便的问题,不仅可以用来测量淤泥底部高程,还可以用来测量淤泥表面高程,使用方便,且测量数据较为准确。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用于测量水深及淤泥深度的测杆,包括杆体,所述杆体底部设有尖脚,还包括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位于所述杆体底部,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底盘、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为空心设置且顶端内壁设有内螺纹,所述连接杆的底端与所述底盘顶部固定,所述杆体底部设有外螺纹,所述外螺纹与所述内螺纹螺纹连接,所述外螺纹位于所述尖脚上方,所述尖脚容纳于所述连接杆内部。
采用上述结构,测量淤泥底部高程时,旋转杆体,使得固定装置与杆体分离,从而将杆体底部的尖脚显现出来,将杆体底部的尖脚用力插入到淤泥中,从而测出淤泥底部高程。测量淤泥表面高程时,将杆体底部对准连接杆顶部旋转,通过连接杆上的内螺纹与杆体上的外螺纹的螺纹配合,固定装置将与杆体紧密连接,杆体底部的尖脚也将隐藏于连接杆中,固定好后再将杆体与底盘插入水中,使得底盘底部接触到淤泥表面,从而测出淤泥表面高程。实现了一杆多用的效果,不仅可以用来测量淤泥底部高程,还可以用来测量淤泥表面高程,使用方便,且测量数据较为准确。
进一步优化为:其特征是:所述底盘上设有穿孔,所述穿孔设有多个且为等间距设置。
采用上述结构,由于杆体与底盘插入水中时,底盘会受到较大浮力,从而不易沉入水底,穿孔的设置可以减少水对底盘的浮力,便于底盘沉入水中与淤泥表面接触。
进一步优化为:所述底盘直径为12-20cm。
采用上述结构,底盘的直径过大,受到浮力也较大,底盘不易沉入水底,底盘的直径过小,不利于底盘与淤泥表面的接触。
进一步优化为:所述底盘为铁盘设置。
采用上述结构,加大底盘重量,便于底盘沉入水中与淤泥表面接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银河测绘有限公司,未经杭州银河测绘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68027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液位观察窗装置
- 下一篇:一种立筒仓料位动态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