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特型引脚有效
| 申请号: | 201820678865.7 | 申请日: | 2018-05-0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6741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9 | 
| 发明(设计)人: | 彭国允;彭福胜;白茹冰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暗能量电源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L23/49 | 分类号: | H01L23/49 |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张清彦 | 
| 地址: | 518117 广东省深圳市龙***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引脚 粗糙表面 基准平面 凸起结构 元器件 焊锡 中心线对称设置 表面粗糙结构 脚本 脚底 粗糙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特型引脚,包括1组以上的引脚,每组引脚沿元器件的骨架的中心线对称设置2个,且各引脚底端的最低点位于同一平面上;所述引脚包括引脚一和引脚二;引脚一的一端从骨架引出,另一端与引脚二相连接;引脚二与引脚一之间的夹角设定为100~125°;引脚二与焊锡接触的表面为粗糙表面,所述粗糙表面具有相对于引脚二基准平面的凸起结构,所述凸起结构相对于基准平面的高度为20‑1500微米,通过特型引脚的表面粗糙结构增加了引脚与焊锡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改善了元器件容易脱落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微电子技术领域的表面贴装技术SMT(Surface MountTechnology),尤其是涉及一种特型引脚,主要用于表面贴装电子元器件的集成化封装。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资讯产品、家用电器产品以及绿色照明等领域的发展,为其配套的电子产品大量使用到了整流桥、二极管、稳压管等重要元器件,并对这类器件产品的“轻、薄、小、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水平的超小型塑封结构,不仅代表了行业技术水平,对后级产品的小型化、更高的功率密度,高可靠性、高安全性等要求至关重要;目前半导体元器件中使用量最大的整流二极管产品,也朝着集成化方向发展,安装了四颗二极管的整流桥封装器件以使用安装方便、功率密度高、占用PCB板面积小、可靠性高等特点,在一些高端产品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在变压器等电子元器件中,引脚是用于安装固定的重要结构。现有技术中,变压器的安装为插件安装引脚,需要人工插件安装或者手工焊接安装,因此具有以下缺点:浪费人力资源、生产时间长、不能实现快速大规模生产、工艺控制一致性差,且回流焊贴片过程中容易出现掉件,运输和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脱落。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构造了一种特型引脚,可以实现元器件贴片安装要求,节省人工,可大规模机械化生产,生产中工艺可控度高,减少了人工焊接过程中较多工艺性不良的风险;通过该引脚的结构增加引脚与焊锡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从而增加接触面积10%以上,使元器件附着力增大10%以上,因而改善了元器件容易脱落的问题。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特型引脚,包括1组以上的引脚,每组引脚沿元器件的骨架的中心线对称设置2个,且各引脚底端的最低点位于同一平面上;所述引脚包括引脚一和引脚二;引脚一的一端从骨架引出,另一端与引脚二相连接;引脚二与引脚一之间的夹角设定为100~125°;引脚二与焊锡接触的表面为粗糙表面,所述粗糙表面具有相对于引脚二基准平面的凸起结构,所述凸起结构相对于基准平面的高度为20-1500微米。
进一步地,所述凸起结构为三角形截面凸起。
进一步地,所述凸起结构为矩形截面凸起。
进一步地,所述凸起结构为梯形截面凸起。
进一步地,所述凸起结构为圆弧形截面凸起。
进一步地,所述引脚一的一端从元器件的骨架竖直引出、横向引出或斜向引出。
进一步地,所述引脚二的端部为圆台状,圆台斜边与圆台中心线的夹角为35-65°。
进一步地,所述引脚一、引脚二的直径为0.5-2.5mm。
进一步地,其特征在于:所述引脚对称设置数量为1-8组。
进一步地,所述引脚一、引脚二的长度比为(0.8~1.2):(1.5~2.8)。
进一步地,所述引脚一、引脚二的直径为0.5-2.5mm。
本实用新型的特形引脚相比现有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通过形成特定形状的引脚一和引脚二,保证元器件引脚底端的最低点能够在精度范围内保证在同一平面,能够提供机械化自动贴片生产所需的平整度和支撑结构,而实现快速大规模生产、改良工艺控制一致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暗能量电源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暗能量电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67886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功率晶体管芯片保护结构
 - 下一篇:引线框架及采用该引线框架的封装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