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子烟和电加热型卷烟复合抽吸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0677902.2 | 申请日: | 2018-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81921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07 |
发明(设计)人: | 韩敬美;王汝;郑绪东;雷萍;李志强;尚善斋;王程娅;袁大林;孙志勇;汤建国;陈永宽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A24F47/00 | 分类号: | A24F4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领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90 | 代理人: | 杨兵 |
地址: | 650231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容纳腔 烟支 烟杯 电加热型 电子烟 卷烟 本实用新型 抽吸系统 复合 烟草 中心加热元件 气流传感器 尺寸设计 抽吸品质 加热元件 气流连通 雾化部件 烟具 抽吸 吸嘴 烟雾 上游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子烟和电加热型卷烟复合抽吸系统,其包括:烟支部分,其包括外壳和置于外壳内的雾化部件,所述外壳的一端具有吸嘴,另一端具有固体烟草块容纳腔;烟具部分,其具有烟支容纳腔,所述烟支容纳腔的端部为烟杯,所述烟杯内具有中心加热元件或周向加热元件;所述烟支容纳腔的尺寸设计使得当烟支部分插入到该烟支容纳腔中时,所述固体烟草块容纳腔位于所述烟杯内;气流传感器,其布置在所述烟杯的上游并与其气流连通。本实用新型可实现电子烟和电加热型卷烟的复合抽吸,二者互相促进,改善烟雾的抽吸品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新型烟草制品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子烟和电加热型卷烟复合抽吸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人们对健康的重视程度也随之提高,传统的可燃烟在燃烧过程中产生大量的有害物质,对人类的健康产生严重危害,因此相关烟草企业期望寻求一种能替代传统烟草的物质。第一阶段的替代品电子烟的诞生,虽然很大程度上减轻了抽吸者的健康负担,然而它是通过雾化烟液,从而产生与传统卷烟相似的烟气供人体享受,并没有解决烟民对传统卷烟强烈的依赖感;第二阶段为新型卷烟,其代表为加热不燃烧型卷烟,但其制作工艺复杂,由多个单元集成工作,对控制要求非常高,且烟雾量偏少;此外,具有发热单元的烟支部分均存在烟具表面温度过高、内部热量无法及时散出等缺陷。这给消费者带来了不良的抽吸体验,同时容易使消费者对加热不燃烧卷烟留下不好的印象。
人们希望将电子烟和电加热型卷烟组合起来进行抽吸,本实用新型旨在满足该希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子烟和电加热型卷烟复合抽吸系统,其包括:
烟支部分(a),其包括外壳(2)和置于外壳(2)内的雾化部件(3),所述外壳(2)的一端具有吸嘴(1),另一端具有固体烟草块容纳腔(5);
烟具部分(b),其具有烟支容纳腔(14),所述烟支容纳腔(14)的端部为一烟杯(141),所述烟杯(141)内具有中心加热元件或周向加热元件;所述烟支容纳腔(14)的尺寸设计使得当烟支部分(a)插入到该烟支容纳腔(14)中时,所述固体烟草块容纳腔(5)位于所述烟杯(141)内;
气流传感器(13),其布置在所述烟杯(141)的上游并与其气流连通。
优选地,所述烟杯(141)外周套有隔热套(15)。隔热套的存在可显著降低烟具外壳温度,防止使用者手指被烫伤。
优选地,所述烟具部分(b)顶部设有滑盖(8),其可滑动式遮盖所述烟支容纳腔(14)的插入口并兼作滑动开关,控制烟具的通电与否。
优选地,所述固体烟草块容纳腔(5)具有固体烟草块,该固体烟草块具有中心孔以供所述中心加热元件插入。
在烟杯内使用周向加热元件时,所述固体烟草块也可以没有中心孔。
其中,所述雾化部件(3)内部具有电热丝和储油棉。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
将烟支部分a插入到烟具部分b的烟支容纳腔14中,用户在吸嘴1处进行抽吸,抽吸气流会触发气流传感器13启动电源,从而给雾化部件3中的电热丝供电,存储在储油棉中的烟油会被导油棉导入到电热丝处,被加热雾化,形成电子烟烟雾。与此同时,电源还给烟杯141中的加热元件供电,加热固体烟草块,使之受热挥发出烟香物质,该烟香物质与所述电子烟烟雾混合后,被用户抽吸。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将电子烟与电加热型卷烟复合到一起,烟支部分是二者的复合体,烟具部分做了适应性设计。抽吸者可以根据自身口味喜好自由搭配,电加热型卷烟的香气与电子烟烟雾互相促进,提高卷烟的香气抽吸效果,改善抽吸感官品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云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67790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