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眼科手术的光纤导管头端有效
申请号: | 201820676953.3 | 申请日: | 2018-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541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26 |
发明(设计)人: | 田洁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优视眼科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F9/007 | 分类号: | A61F9/007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尚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22 | 代理人: | 张东浩 |
地址: | 300457 天津市滨海新区自贸***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头端 光纤导管 圆头 内孔 本实用新型 导管内孔 眼科手术 穿入 光纤 手术过程 莱姆氏 无毛刺 圆球形 中导管 穿通 导管 减小 人眼 同轴 成功率 眼科 伤害 医生 优化 | ||
一种用于眼科手术的光纤导管头端,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头端圆头和光纤导管,所述头端圆头设置于光纤导管端部;所述头端圆头为无毛刺的圆球形,且带有头端圆头内孔;所述光纤导管内部的导管内孔中设置光纤;所述头端圆头内孔与所述导管内孔同轴且保持通路;所述头端圆头内孔直径小于光纤直径。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眼科光纤导管头端极大的改善了在施莱姆氏管穿通手术过程中导管不易穿入现象,提高穿入成功率的同时,优化医生操作,减小导管对人眼的伤害,从而降低了手术风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眼科手术导管,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眼科手术的光纤导管头端。
背景技术
青光眼是一种常见的眼科疾病,是全球第一位不可治愈的致盲眼病。青光眼通常是由于房水循环的动态平衡受到了破坏,房水引流不畅,导致眼压升高,持续的高眼压可以给眼球各部分组织和视功能带来损害,如不及时治疗,视野可以全部丧失而至失明。
目前,安全有效治疗青光眼的方式是以微创手术降低眼压。如图5所示,医生在用眼科光纤导管做施莱姆氏管(Schlemm)穿通手术时,首先在眼球13上开巩膜瓣15,然后用眼科光纤导管的头端找到人眼的施莱姆氏管14,随后把眼科光纤导管的插入段缓慢插入施莱姆氏管14,并沿施莱姆氏管14环绕一周,随后把导管的头端从施莱姆氏管14的另一端穿出。然后医生可根据病人的病情,选择植入缝合线16,或者将粘弹剂注入施莱姆氏管14里,以扩张施莱姆氏管14,达到降低患者眼压的作用。
眼科光纤导管头端作为导管结构中的一部分,用来引导导管进入人眼的施莱姆氏管,并使得导管绕眼球一周,从而利用植入缝合线或者注入粘弹剂来扩张施莱姆氏管。但目前现有的眼科光纤导管头端存在易划伤人眼球,造成在手术中导管不易穿入施莱姆氏管以及术后不易恢复等不良后果。另外,手术过程中医生用镊子夹持光纤导管,将导管头端插入眼球,易发生光纤被镊子夹断后掉入眼球的现象,致使光纤留在眼球不易取出,从而对患者眼球造成损伤。此外现有的眼科光纤导管头端为椭球形,存在缝合线不易随同导管同时进入施莱姆氏管的现象。这些问题,均限制了眼科光纤导管的使用效果,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新型眼科光纤导管用头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眼科手术的光纤导管头端,本实用新型解决了手术过程中眼科光纤导管易对人眼造成损伤以及断裂光纤掉入人眼球等问题,并且易于医生进行植入缝合线操作。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眼科手术的光纤导管头端,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头端圆头和光纤导管,所述头端圆头设置于光纤导管端部;所述头端圆头为无毛刺的圆球形,且带有头端圆头内孔;所述光纤导管内部的导管内孔中设置光纤;所述头端圆头内孔与所述导管内孔同轴且保持通路;所述头端圆头内孔直径小于光纤直径。
所述头端圆头通过热成型或点胶形成。
所述热成型头端圆头和光纤导管为一体结构。
所述头端圆头与光纤导管有明显过渡处;所述头端圆头轴向长度与径向长度之比为0.5-2。
所述光纤导管外径为100-300μm,导管内孔的内径为60-260μm;所述头端圆头外径为130-330μm,头端圆头内孔的内径为5-160μm;所述光纤直径为8-180μm。
所述光纤导管包括使用段、连接器、灌注段、传输线;所述连接器分别与使用段、灌注段和传输线相连;所述灌注段连接推注器;所述传输线通过光学接头连接激光设备;所述光纤一端与光学接头相连,另一端延伸至设置有头端圆头的光纤导管端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优视眼科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天津优视眼科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67695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