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于安装的防雷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820675667.5 | 申请日: | 2018-05-0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725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1 |
| 发明(设计)人: | 芮晓宗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维鑫达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G13/00 | 分类号: | H02G13/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久维律师事务所 11582 | 代理人: | 邢江峰 |
| 地址: | 300203 天津市宝坻区***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卡托 防护框 防雷器 弹簧 连接条 卡球 圆孔 本实用新型 便于安装 活动安装 上端 拆卸方便 外界相通 底端 内壁 下端 销钉 穿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于安装的防雷器,包括防护框,所述防护框的内部两侧均固定安装有连接条,所述连接条的内侧之间活动安装有防雷器,所述防雷器的上端、下端分别活动安装有第一卡托、第二卡托,所述第一卡托的上端、第二卡托的底端均固定安装有弹簧,所述弹簧的另一端均与所述防护框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防雷器在远离第一卡托、第二卡托的两端均固定安装有弹簧,所述弹簧的另一端均固定安装有卡球,所述连接条、防护框的内部均开设有圆孔,所述圆孔的位置与所述卡球的位置相互对应,所述圆孔均穿过连接条、防护框与外界相通。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卡球、弹簧、第二卡托、第二卡托、U型环、销钉、U型拉杆,具有结构简单、安装与拆卸方便等特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雷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便于安装的防雷器。
背景技术
防雷器,又称避雷器、浪涌保护器、电涌保护器、过电压保护器等,主要包括电源防雷器和信号防雷器,防雷器是通过现代电学以及其它技术来防止被雷击中的设备,避雷器中的雷电能量吸收,主要是氧化锌压敏电阻和气体放电管。其主要包括电源防雷器和信号防雷器,以及天馈防雷器;而最原始的防雷器是羊角形间隙,出现于19世纪末期,用于架空输电线路,防止雷击损坏设备绝缘而造成停电,故称“防雷器”;20世纪20年代,出现了铝防雷器,氧化膜防雷器和丸式防雷器,30年代又出现了管式防雷器,50年代出现了碳化硅防雷器,70年代又出现了金属氧化物防雷器;而现代高压防雷器,不仅用于限制电力系统中因雷电引起的过电压,也用于限制因系统操作产生的过电压。
传统的防雷器安装存在如下不足:
一般防雷器安装,大多都是拆卸都比较麻烦,这样就给防雷器的维护带来诸多不便;而且对于防雷器的安装,存在安装不稳定、连接不紧密等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安装的防雷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安装的防雷器,包括防护框,所述防护框的内部两侧均固定安装有连接条,所述连接条的内侧之间活动安装有防雷器,所述防雷器的上端、下端分别活动安装有第一卡托、第二卡托,所述第一卡托的上端、第二卡托的底端均固定安装有弹簧,所述弹簧的另一端均与所述防护框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防雷器在远离第一卡托、第二卡托的两端均固定安装有弹簧,所述弹簧的另一端均固定安装有卡球,所述连接条、防护框的内部均开设有圆孔,所述圆孔的位置与所述卡球的位置相互对应,所述圆孔均穿过连接条、防护框与外界相通,所述防护框的外侧上端设置有U型拉杆,所述U型拉杆在靠近防护框的一端固定安装有销钉,所述销钉活动安装有在所述圆孔中,所述防护框的下端活动安装有U型环,所述U型环的上端处穿过防护框的下端与所述第二卡托的下端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卡托、第二卡托的端口形状为U字形,所述第一卡托、第二卡托的端口内壁上均设置有橡胶垫。
优选的,所述防护框、卡球、第一卡托、第二卡托、连接条均采用铝合金材质制成。
优选的,所述第一卡托、第二卡托之间呈对称平行分布,所述U型环垂直于第二卡托。
优选的,所述U型拉杆、U型环均采用ABS塑料材质制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防护框的内部设置连接条,在连接条的内侧之间设置有防雷器,而在防雷器的两侧通过弹簧安装有卡球;通过在连接条、防护框的两侧内部均开设有圆孔,将圆孔的位置与卡球的位置相对应,这样便于将卡球可以卡在圆孔中;通过在防护框的上端设置有U型拉杆,在U型拉杆的端处设置有销钉,将销钉置于圆孔中,这样可以使得防护框与U型拉杆活动连接,不仅可以使防护框拿取方便,而且还可以利用销钉,将卡球顶出圆孔,从而拿出防雷器,使用非常方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维鑫达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天津维鑫达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67566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