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明胶止血海绵有效
申请号: | 201820674045.0 | 申请日: | 2018-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89897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8 |
发明(设计)人: | 曹仲;付党挺;付廷华;付华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昌沪士达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L15/42 | 分类号: | A61L15/42;A61L15/32;A61L15/26;A61F13/02;A61F13/3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31700 江西省南昌市进***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明胶 明胶海绵 网状层 明胶止血海绵 本实用新型 血小板 海绵基材 网状结构 吸收液体 止血 封条 微孔 活化巨噬细胞 按压 弹性海绵状 出血部位 加速创面 加速凝血 压迫止血 自由翻转 白细胞 出血点 胶状物 聚集性 创面 侧边 封堵 拉绳 连通 释放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明胶止血海绵,包括明胶海绵本体,明胶海绵本体包括海绵基材和包裹在海绵基材表面的明胶网状层,明胶网状层为明胶分子交联成网状结构的弹性海绵状材料制成的;明胶海绵本体上敷设在有若干微孔,微孔之间相互连通;明胶海绵本体同一侧边上分别设置有封条和拉绳,封条在明胶海绵本体上自由翻转;本实用新型明胶网状层与创面出血部位接触并稍加按压的物理压迫止血作用,并且其具有较强的吸收液体功能,在吸收液体的同时产生的部分胶状物起着封堵出血点止血的作用;明胶本身能活化巨噬细胞,能提高血小板和白细胞的聚集性,而形成的网状结构能促进血小板的聚集觉加速凝血因子的释放,从而加速创面止血。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止血海绵,特别涉及一种明胶止血海绵,属于医用材料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外伤止血材料的要求越来越高。蛋白类可吸收性止血材料被认为是局部外伤最有效的生物医用止血材料之一,具有可吸收、高效、经济和无毒害等优点,它主要是通过自身材料特征与优势,吸附血液,凝胶血小板,堵塞血管,促进凝血酶产生,从而达到止血作用。目前生物医用材料的止血过程一般包括三个方面,(1)材料自身的吸液性能够迅速的吸收渗血,溶胀后会贴合在伤口上,堵塞血管并产生一定压力,对伤口起到压迫止血作用;(2)材料自身能够吸附血小板,使其粘附聚集于伤口,堵塞血管;(3)促进凝血酶的产生达到止血的最终目的。
目前,智齿等牙科问题,需要对牙齿进行治疗,在手术过程中或手术后,需要在牙洞中填充止血药物,一般都是直接填充混合有药物的棉球,但是在伤口愈合中,棉球上的棉丝与愈合的伤口接触,取出时会产生疼痛感,并且会影响伤口的愈合,而且只能由医生取出,造成使用者使用上的困扰与不便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明胶止血海绵。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明胶止血海绵,包括明胶海绵本体,明胶海绵本体包括海绵基材和包裹在海绵基材表面的明胶网状层,明胶网状层为明胶分子交联成网状结构的弹性海绵状材料制成的;明胶海绵本体上敷设在有若干微孔,微孔之间相互连通;明胶海绵本体同一侧边上分别设置有封条和拉绳,封条在明胶海绵本体上自由翻转。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海绵基材内部填充有药物层,药物层通过微孔与外部相连。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海绵基材为亲水性聚氨酯泡沫材料。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拉绳固定在明胶海绵本体上的安装孔中。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封条的材质与明胶海绵本体材质一致。
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使用安全,效果显著,明胶海绵本体其主要采用海绵基材和包裹在海绵基材外部的明胶网状层,明胶网状层与创面出血部位接触并稍加按压的物理压迫止血作用,并且其具有较强的吸收液体功能,在吸收液体的同时产生的部分胶状物起着封堵出血点止血的作用;而且明胶状材料与人体机体与机体组织中理论含量相当,明胶本身能活化巨噬细胞,能提高血小板和白细胞的聚集性,而形成的网状结构能促进血小板的聚集觉加速凝血因子的释放,从而加速创面止血。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内部剖面图;
图中标号:1、明胶海绵本体;101、海绵基材;102、明胶网状层;2、微孔;3、封条;4、拉绳;5、药物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昌沪士达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昌沪士达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67404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