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降温贴有效
申请号: | 201820673282.5 | 申请日: | 2018-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89742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4 |
发明(设计)人: | 陈航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求是医学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F7/02 | 分类号: | A61F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1215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凝胶层 无纺布基层 保护壳体 降温技术 紧贴设置 客体 污染 概率 外部 覆盖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降温贴,涉及降温技术领域,解决了凝胶层容易被污染的问题;其技术方案的要点是:包括无纺布基层和固定于无纺布基层上的凝胶层,凝胶层的外部套设有保护壳体,保护壳体上对应凝胶层的一侧与凝胶层紧贴设置;通过设置保护客体对凝胶层进行覆盖,达到了降低凝胶层被污染的概率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降温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降温贴。
背景技术
降温贴也叫退热贴片、退热贴、冷敷贴、一贴凉;它的工作原理是利用国际当前流行的TDDS透皮供药技术,通过高分子亲水凝胶的高度保水优势使药物溶于凝胶中,最终逐渐透过皮肤毛孔吸收,使药物到达患处,并和水汽化吸热一同起到退热效果,从而降低体温,属于物理降温范畴。
如图3所示,现有的降温贴包括无纺布基层1、凝胶层2和保护面层7,凝胶层2位于无纺布基层1和保护面层7之间。使用时,揭开粘附于凝胶层2上的保护面层7,将凝胶层2贴敷于需要降温的部位即可。
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在于,凝胶层具有一定厚度,粘附于其上的保护面层无法完全覆盖凝胶层上除去与无纺布基层连接的其他侧面,导致凝胶层的侧面会在使用前受到污染,降低了凝胶层的降温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降温贴,通过设置保护客体对凝胶层进行覆盖,达到了降低凝胶层被污染的概率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降温贴,包括无纺布基层和固定于无纺布基层上的凝胶层,所述凝胶层的外部套设有保护壳体,所述保护壳体上对应凝胶层的一侧与凝胶层紧贴设置;所述无纺布基层上开设有凹槽,凹槽绕所述凝胶层一圈设置;所述保护壳体上靠近无纺布基层的一侧与凹槽插接配合;所述无纺布基层上增设有凸起,所述凸起绕所述凹槽的外缘一圈设置;且所述保护壳体的外壁与所述凸起上靠近凹槽的一侧抵触。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保护壳体能够更加全面地覆盖凝胶层,提高对凝胶层的保护程度,降低降温贴在使用之前受到污染的概率。
在降温贴使用之前,保护壳体的一侧粘附于凝胶层上。同时保护壳体开口的一端与凹槽相配合,使得外界空气进入到凝胶层的路径被延长了,从而降低了凝胶层被污染的概率。
凸起的设置能够进一步延长外界空气进入到凝胶层的路径,同时提高无纺布基层在凹槽位置的结构强度。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凸起的高度低于所述凝胶层的厚度。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凝胶层粘附于需要降温的部位时,凸起不会抵紧于该部位,从而减少凸起对凝胶层和需要降温的部位之间的接触面积的影响。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无纺布基层的两端分别固定有第一弹性绳和第二弹性绳。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使用降温贴时,将凝胶层粘附于需要降温的部位,然后将第一弹性绳和第二弹性绳进行绑扎,使得降温贴更加稳定地固定在需要降温的部位,如儿童的头部、手臂、腿等部位。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第一弹性绳的两端均固定于无纺布基层的同一侧,所述第二弹性绳的两端均固定于无纺布基层上与第一弹性绳相对的一侧;且所述第一弹性绳上远离无纺布基层的位置固定有用于连接第二弹性绳的连接件。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弹性绳和第二弹性绳具有一定的形变能力,使得第一弹性绳和第二弹性绳相互固定后能够提供一定的可伸缩范围,令降温贴更好地固定在需要冷敷的部位上。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连接件包括固定于所述第一弹性绳上的连接片,连接片呈柔性设置;所述连接片上固定有一对配合的按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求是医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求是医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67328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凝胶降温贴
- 下一篇:一种高效显色指示的退热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