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智能指纹锁的离合器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0672158.7 | 申请日: | 2018-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81685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30 |
发明(设计)人: | 赵灵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市奥尔五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B47/00 | 分类号: | E05B47/00;E05B15/00;G07C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840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活动块 离合块 弹片安装槽 复位弹片 复位 离合器结构 手柄 传动连接 传动柱 定位端 指纹锁 本实用新型 插入定位 智能 限位边 中心段 开锁 锁体 转动 变形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智能指纹锁的离合器结构,包括离合块,手柄以及用于与锁体连接的活动块,离合块与活动块通过传动柱传动连接,手柄与离合块传动连接,离合块上设有弹片安装槽,弹片安装槽的两端为定位端,定位端之间设有呈弧形的限位边,弹片安装槽内设有用于使活动块复位的复位弹片,复位弹片的两端插入定位端,其中心段随活动块的转动而变形或者复位,通过复位弹片使活动块正确复位,保证了传动柱能正确插入活动块,避免出现无法开锁的情况。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智能指纹锁的离合器结构。
背景技术
由于人的指纹具有唯一性和不变性,是一种准确的身份鉴别标志,因此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产生了利用人的指纹作为门锁的开门钥匙,从而产生了指纹锁,其结构原理是通过识别指纹后启动电机把离合块上的传动柱插入活动块,用户通过转动手柄,手柄带动离合块,离合块带动活动块,活动块带动锁体,以实现开所或者上锁动作,在长时间使用后,活动块和锁体的连接部会出现磨损的状况,导致活动块不能正常复位,传动柱不能正确地插入活动块,出现用户无法开锁的情况。
因此,需要进一步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一种智能指纹锁的离合器结构,其通过复位弹片使活动块正确复位,保证了传动柱能正确插入活动块,避免出现无法开锁的情况。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智能指纹锁的离合器结构,包括离合块,手柄以及用于与锁体连接的活动块,离合块与活动块通过传动柱传动连接,手柄与离合块传动连接,离合块上设有弹片安装槽,弹片安装槽的两端为定位端,弹片安装槽内设有用于使活动块复位的复位弹片,复位弹片的两端插入定位端,其中心段随活动块的转动而变形或者复位。
所述智能指纹锁的离合器结构还包括控制电路板,手柄上设有指纹读取装置,指纹读取装置与控制电路板通过指纹数据线连接,离合块上设有压线胶条,压线胶条固定安装于离合块的胶条安装槽内,压线胶条与离合块之间形成用于供指纹数据线穿过的通孔。
所述手柄与离合块之间设有第一复位弹簧。
所述离合块上设有用于对传动柱限位的固定环,固定环内设有用于使传动柱复位的第二复位弹簧。
所述离合块上设有两个对称分布的凹口,手柄上设有与凹口对应的凸台,离合块与手柄通过凹口配合凸台传动连接。
所述活动块上设有第一弧边、第二弧边、第一直边以及第二直边,活动块的背面对应第一弧边的位置设有第一凹槽,活动块的背面对应第一直边的位置设有第二凹槽。
所述活动块上设有定位卡块,离合块上设有与定位卡块对应的定位挡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复位弹片使活动块正确复位,保证了传动柱能正确插入活动块,避免出现无法开锁的情况,同时,压线胶条可以有效地保护指纹数据线在手柄转动过程中不被扯断,降低出现数据传输故障的几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图一。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图二。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手柄右开时的工作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手柄左开时的工作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A处的放大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活动块的立体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手柄和离合块的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市奥尔五金有限公司,未经中山市奥尔五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67215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指纹锁的低功耗嵌入式系统
- 下一篇:锁孔隐蔽式防盗门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