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功能医疗床有效
申请号: | 201820670903.4 | 申请日: | 2018-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87261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2 |
发明(设计)人: | 杜芳;夏九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医科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G7/02 | 分类号: | A61G7/02;A61G7/015;A61G7/05;A61G7/05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0016***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床头 竖向滑槽 翻身板 磁铁 活动床板 床尾 滑槽 电磁铁 多功能医疗床 翻身 导轨 铰接 坐板 坐卧 医疗器械技术 本实用新型 自行控制 床脚 短板 靠板 对称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多功能医疗床,包括床头、床尾、床脚、活动床板、左翻身开关、右翻身开关和坐卧开关,床头与床尾之间连接有导轨,活动床板纵向设有多个左翻身板和右翻身板,活动床板横向设有靠板、坐板和短板,坐板上开设有便孔,导轨开设有滑槽,床头和床尾均对称设有第一滑槽、第二滑槽、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第一磁铁通过第一连杆与最左侧的左翻身板铰接,第二磁铁通过第二连杆与最右侧的右翻身板铰接,床头的左侧设有第一竖向滑槽,第一竖向滑槽内设有第三电磁铁,床头的右侧设有第二竖向滑槽,第二竖向滑槽内设有第四电磁铁。采用本技术方案,能解决病人不能自行控制翻身和坐卧角度和速度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医疗床。
背景技术
医疗床是病人在休养时使用的病床,主要使用场合有各大医院、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目前,出现有能帮助病人自动翻身、躺卧和坐起的智能医疗床,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1.采用面板床使得透气性差,容易导致久卧的病人出现伤口疼痛;2.因为翻身和坐卧动作的自动化,病人无法控制翻身和坐卧的角度和速度,这给病人带来一定困扰和痛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让病人自动控制翻身和坐卧角度和速度的多功能医疗床。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基础方案为:多功能医疗床,包括床头、床尾、床脚和活动床板,还包括左翻身开关、右翻身开关和坐卧开关,所述床头与床尾之间固定连接有两根导轨,所述活动床板位于导轨的上部,活动床板纵向设有多个可动连接的左翻身板和右翻身板,活动床板横向设有靠板、坐板和短板,靠板与坐板可动连接,坐板与短板连接,坐板上开设有便孔,所述导轨开设有供所述坐板滑动的滑槽,床头和床尾均对称设有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第一滑槽一端设有第一磁铁,第一磁铁铰接有第一连杆,第一连杆与最左侧的左翻身板铰接,第一滑槽另一端设有第一电磁铁,所述右翻身开关用于控制第一电磁铁的通断电;第二滑槽一端设有第二磁铁,第二磁铁铰接有第二连杆,第二连杆与最右侧的右翻身板铰接,第二滑槽另一端设有第二电磁铁,所述左翻身开关用于控制第二电磁铁的通断电;床头的左侧还设有与第一滑槽相连通的第一竖向滑槽,第一竖向滑槽内设有能使第一磁铁转向第一竖向滑槽内的第三电磁铁,床头的右侧设有与第二滑槽相连通的第二竖向滑槽,第二竖向滑槽内设有能使第二磁铁转向第二竖向滑槽内的第四电磁铁,所述坐卧开关用于控制第三电磁铁和第四电磁铁的通断电;第一竖向滑槽和第二竖向滑槽内均设有第一楔块,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能挤压第一楔块并使之横向移动;床头左侧和右侧均开设有升降槽,升降槽内设有能与第一楔块相抵的第二楔块,升降槽底部固定连接有供第二楔块滑动且密封连接的空腔,空腔内设有与空腔内壁滑动连接的活塞,活塞与空腔底部之间连接有弹性件,空腔上部的侧壁开设有通孔,最左侧的左翻身板和最右侧的右翻身板内均开设有与通孔相连通的管道,管道一端连接有气囊,气囊的上下两侧均连接有销轴,坐板最左侧和最右侧的翻身板一端凸起,短板的左右两侧的翻身板开设有供凸起端卡入的凹槽,销轴能穿过凸起端并与凹槽内壁相抵。
本基础方案的工作原理在于:当病人想要向右翻身时,按下右翻身开关,电源接通,第一电磁铁通电产生磁性吸引第一磁铁,第一磁铁沿着第一滑槽向上移动。由于第一磁铁通过第一连杆与最左侧的左翻身板连接,且左翻身板之间可动连接,因此第一磁铁会依次带动多个左翻身板向上移动并翻转,在左翻身板的推动下,可使病人完成翻转动作。当病人翻转到合适的姿势时,按下右翻身开关,关闭电源,左翻身板停止运动且在重力作用下恢复原状。同理,当病人想要向左翻身时,按下左翻身开关,第二磁铁在第二电磁铁的吸引下沿着第二滑槽向上移动,并依次带动多个右翻身板向上移动并翻转,当病人翻转到合适的姿势时,按下左翻身开关,关闭电源,右翻身板停止运动且在重力作用下恢复原状。由于设有多个左翻身板和右翻身板,降低了翻身角度,从而减缓病人翻身的速度,避免翻身角度太大、翻身速度过快导致病人病痛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医科大学,未经重庆医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67090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