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粉体过滤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820670888.3 | 申请日: | 2018-05-0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024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1 |
| 发明(设计)人: | 林华雄;陈金鹏;范庚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双塑新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D46/12 | 分类号: | B01D46/12;B01D46/00 |
| 代理公司: | 广州凯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59 | 代理人: | 罗丹 |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黄埔***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过滤板 粉体 过滤装置 过滤外壳 内壁 电机外壳 滚珠轴承 固定块 过滤技术领域 左右往复运动 本实用新型 堵塞 固定螺钉 过滤效果 旋转电机 过滤管 上表面 推动槽 转轴 过滤 转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粉体过滤装置,涉及粉体过滤技术领域。该粉体过滤装置,包括过滤外壳,所述过滤外壳的表面左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块,固定块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滚珠轴承,第一滚珠轴承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固定螺钉,过滤外壳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电机外壳,电机外壳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旋转电机。该粉体过滤装置,通过转轴使推动块转动,推动块通过推动槽,使过滤管做左右往复运动,将第一过滤板、第二过滤板和第三过滤板上的粉体抖下来,防止第一过滤板、第二过滤板和第三过滤板堵塞,从而有效的解决了目前市场上的粉体过滤装置,只是通过过滤板将粉体过滤出来,而较大的粉体容易堵塞过滤板,使过滤板的过滤效果降低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粉体过滤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粉体过滤装置。
背景技术
粉体是由许许多多小颗粒物质组成的集合体。其共同的特征是:具有许多不连续的面,比表面积大,由许多小颗粒物质组成。粉体过滤装置是粉体收集设备的主要组成部分,用于过滤粉尘使其不排入到大气中。
目前市场上的粉体过滤装置,只是通过过滤板将粉体过滤出来,而较大的粉体容易堵塞过滤板,使过滤板的过滤效果降低,如中国专利公告号为CN206793265U公开了一种组合粉体过滤装置,依次经过粗滤过滤板、中滤过滤板和精滤过滤板,增加了过滤装置的过滤效果,而较大的粉体容易堵塞过滤板,不及时清理出来,容易导致过滤板的过滤效果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粉体过滤装置,解决了目前市场上的粉体过滤装置,只是通过过滤板将粉体过滤出来,而较大的粉体容易堵塞过滤板,使过滤板的过滤效果降低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粉体过滤装置,包括过滤外壳,所述过滤外壳的表面左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滚珠轴承,所述第一滚珠轴承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固定螺钉,所述过滤外壳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电机外壳,所述电机外壳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旋转电机,所述旋转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过滤外壳的上表面并位于转轴的下方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二滚珠轴承,所述第二滚珠轴承的内壁与转轴的表面固定连接。
所述过滤外壳的内壁设置有过滤管,所述过滤管的上表面开设有推动槽,所述转轴的的表面底部固定连接有推动块,所述推动块的表面与推动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过滤外壳的内壁底部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内壁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的表面套接有导向块,所述导向块的上表面与过滤管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导向杆的表面并位于导向块的左右两侧均套接有弹簧,所述过滤管的内壁左右两侧均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的内壁远离过滤管中心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靠近过滤管中心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表面与第二凹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过滤管的内壁并位于左右限位块之间设置有第一过滤板、第二过滤板和第三过滤板,所述第一过滤板的右侧、第二过滤板的左右两侧和第三过滤板的左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杆。
优选的,所述电机外壳的上表面开设有通风孔,所述通风孔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防尘板,所述通风孔的内壁底部固定连接有散热板,所述散热板为铝合金板。
优选的,所述过滤管的表面左右两侧均开设有第三凹槽,所述第三凹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密封垫,所述密封垫的表面与过滤外壳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密封垫为弹性橡胶垫。
优选的,所述第一过滤板的过滤网孔径为四微米至二微米,所述第二过滤板的过滤网孔径为一微米至零点五微米,所述第三过滤板的过滤网孔径为零点三微米至零点一微米。
优选的,所述弹簧的弹力大于过滤管的重力,且弹簧的内壁与导向杆的表面之间间隙为一毫米至三毫米。
优选的,所述第二凹槽的数量为八个,且八个第二凹槽每四个为一组呈对称分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双塑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双塑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67088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VOCs废气处理设备
- 下一篇:一种新型一体式灰尘分离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