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钢结构光伏支架压码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0670107.0 | 申请日: | 2018-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944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3 |
发明(设计)人: | 刘凤军;糜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聚高新能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S20/23 | 分类号: | H02S20/23 |
代理公司: | 北京和信华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90 | 代理人: | 陈俊钊 |
地址: | 528100 广东省佛山市三水***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压码 横向导流槽 光伏支架 钢结构 光伏板 挂钩 成形 搭接 扣槽 本实用新型 纵向倒流槽 纵向导流槽 横向延伸 连接螺栓 上下连接 纵横排列 倒流槽 两侧壁 上边缘 扣钩 压紧 配合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钢结构光伏支架压码结构,包括横向延伸的横向导流槽、纵向延伸并搭接于两横向倒流槽之间的纵向倒流槽、纵横排列并搭接于两纵向导流槽之间的光伏板、压码以及压码挂钩;其中所述横向导流槽的两侧壁上边缘成形有扣槽,所述压码与压码挂钩之间通过连接螺栓上下连接,其中所述压码压紧光伏板表面,所述压码挂钩两侧成形有配合扣槽的扣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伏支架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钢结构光伏支架压码结构。
背景技术
钢结构是由钢制材料组成的结构,是主要的建筑结构类型之一。结构主要由型钢和钢板等制成的钢梁、钢柱、钢桁架等构件组成,各构件或部件之间通常采用焊缝、螺栓或铆钉连接。因其自重较轻,且施工简便,广泛应用于大型厂房、场馆、超高层等领域。由于钢结构的建筑一般具有较大的顶层面积,特别是对于工业区的厂房而言,其所在工业区内的建筑高度一般较低,遮挡较少,是理想的光伏板应用场合。然而现有的光伏支架结构一般针对于遮雨棚和民房屋顶进行设计安装,不能直接应用于钢结构的结构。在原有的钢结构建筑上安装光伏板需要解决以下问题:安装简易,现有的光伏支架结构一般从下至上安装有原钢结构上的彩钢瓦、横向的主龙骨、纵向的次龙骨以及光伏板,其中彩钢瓦与主龙骨之间通过采用夹具固、自攻钉或结构胶等进行连接固定,主龙骨和次龙骨之间通过压码进行压紧安装,而次龙骨和光伏板之间又通过压码进行压紧安装,其安装方式较为复杂,不利于提高安装效率;同时由于其使用的组件材料较多,既不利于降低成本也增加钢结构的负重;此外,由于工人在安装时在钢结构的顶层进行操作,过于复杂的安装方式为施工安全带来一定风险。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新颖,可用于改造现有钢结构支架的钢结构光伏支架压码结构。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性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钢结构光伏支架压码结构,包括横向延伸的横向导流槽、纵向延伸并搭接于两横向倒流槽之间的纵向倒流槽、纵横排列并搭接于两纵向导流槽之间的光伏板、压码以及压码挂钩;其中所述横向导流槽的两侧壁上边缘成形有扣槽,所述压码与压码挂钩之间通过连接螺栓上下连接,其中所述压码压紧光伏板表面,所述压码挂钩两侧成形有配合扣槽的扣钩。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后,可在原有的钢结构支架主体上安装光伏支架棚顶,并且不需要额外加装彩钢瓦作为承托,既减少材料用量降低成本,也降低钢结构支架的负重,提高结构稳定性。利用压码以及压码挂钩配合同时对光伏板、纵向倒流槽和横向导流槽从上至下依次压紧从而实现三者之间固定连接,与传统的光伏支架结构相比,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上述结构可减小压码以及压码挂钩之间使用的数量,直接利用一组压码以及压码挂钩对光伏板、纵向倒流槽和横向导流槽同时压紧固定连接,既提高安装的效率同时也减轻了钢结构支架的负重。
进一步,所述扣槽呈倒U型结构以形成有用于承托纵向倒流槽的平台。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后,可通过U型结构的扣槽形成平台从而稳固地承托纵向倒流槽,提高结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横向导流槽、纵向导流槽、光伏板、压码和压码挂钩的装配图。
图2为图1中区域B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横向导流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纵向导流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压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压码挂钩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横向导流槽,11-扣槽,2-纵向导流槽,21-导流坡,3-光伏板,4-压码,5-压码挂钩,51-扣钩。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聚高新能源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聚高新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67010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