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冷冻冷藏库用蓄冷配送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820669183.X | 申请日: | 2018-05-0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963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8 |
| 发明(设计)人: | 陈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冷高科(北京)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5B1/00 | 分类号: | F25B1/00;F25B41/06;F25D21/08;F25D19/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君泊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96 | 代理人: | 王程远 |
| 地址: | 102600 北京市大兴区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伸缩支架 制冷系统 制冷层 融霜 蓄冷 底座 本实用新型 冷冻冷藏库 配送装置 伸缩电机 缓冲层 转动轮 箱盖 底座内部 螺丝固定 箱体底面 箱体顶部 上端 冷凝器 冷气孔 膨胀阀 室内部 压缩器 蒸发器 制冷室 焊锡 制冷 升降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冷冻冷藏库用蓄冷配送装置,包括框架部分和制冷系统部分,框架部分设置有底座,底座下方设置有四个转动轮,转动轮通过螺丝固定于底座的底部,底座内部设置有四个伸缩电机,伸缩电机上方设置有伸缩支架,伸缩支架上方设置有箱,伸缩支架上端与箱体底面通过焊锡固定连接,箱体底部设置有缓冲层,缓冲层上方设置有制冷层,制冷层右侧设置有制冷室,制冷室内部设置有制冷系统,制冷层上方设置有冷气孔,箱体顶部上设置有融霜箱盖,制冷系统设置有冷凝器、压缩器、蒸发器以及膨胀阀。本实用新型利用制冷系统、融霜箱盖、伸缩支架等结构使得装置具有持续蓄冷、融霜、便于升降等优点,方便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蓄冷配送装置,具体为一种冷冻冷藏库用蓄冷配送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冷库制冷系统一般采用氨制冷工艺,其制冷工艺流程为经压缩机压缩后产生的高温高压氨气,由冷凝器(冷凝散热)液化后送至氨储液器,经中间冷却器后节流供至低压循环桶,再用氨泵经调节站输送至各库间内蒸发器(蒸发吸热)。该制冷技术采用的制冷剂为氨(R717),氨易燃、易爆、有毒,且该冷库制冷系统工艺过程复杂,运行压力高,不易控制,操作麻烦。该系统绝大部分设备及管道为压力容器或压力管道,传统的安装方法,需要将压缩机组、冷凝器、高压储氨罐、蒸发器、低压循环桶,气液分离器、紧急泄氨器、集油器、制冷调节站、仪表等通过管道连接安装在一起,施工安装工艺需严格执行相关的压力容器及压力管道安装标准和规范。对氨制冷系统的日常操控及维护,制冷工必须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日常维护或一旦泄漏时,对处理人员有很高要求。由于氨属于危化品,尤其当冷库制冷系统液氨量超过10吨时即为重大危险源,国家有非常多针对氨制冷装置或系统的法律法规和规范规程。且氨制冷系统绝大部分设备设施为压力容器或压力管道,国家及所属地区安监局、消防局、质监局等多个部门对氨制冷系统的使用及运行有严格的要求和监控。在冷冻冷藏库的使用过程中,运输货物需要借助蓄冷配送装置,传统的蓄冷配送装置采用保温泡沫、保温棉进行保温,该种方式蓄冷效果差,影响蓄冷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冷冻冷藏库用蓄冷配送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传统蓄冷配送装置蓄冷效果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冷冻冷藏库用蓄冷配送装置,包括框架部分和制冷系统部分,框架部分设置有底座,所述底座下方设置有四个转动轮,所述转动轮通过螺丝固定于底座的底部,所述底座内部设置有四个伸缩电机,所述伸缩电机上方设置有伸缩支架,所述伸缩支架上方设置有箱体,所述伸缩支架上端与箱体底面通过焊锡固定连接,所述箱体底部设置有缓冲层,所述缓冲层上方设置有制冷层,所述制冷层右侧设置有制冷室,所述制冷室内部设置有制冷系统,所述制冷层上方设置有冷气孔,所述箱体顶部上设置有融霜箱盖,所述制冷系统设置有冷凝器、压缩器、蒸发器以及膨胀阀。
优选的,所述转动轮采用万向轮的结构制作而成。
优选的,所述箱体与缓冲层内部均设置有保温泡沫。
优选的,所述融霜箱盖采用夹有电热丝的热塑PVC材料制作而成。
优选的,所述制冷系统的冷凝器、压缩器、蒸发器以及膨胀阀之间通过管道贯通连接,所述蒸发器工作面正对制冷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设置有完整的制冷系统,冷凝器、压缩器、蒸发器以及膨胀阀之间通过管道贯通连接,通过蒸发器为装置提供持续的制冷,装置箱体部分也采用了大量的隔热保温材料,从而保证了蓄冷的质量,此外,装置顶部设置有融霜箱盖,在装置内部积霜较多时,可以通过外部电源为融霜箱盖内部的电热丝通电,从而提升装置整体温度,装置底部还设置有伸缩支架和转动轮,便于装置升降高度和移动方向。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制冷系统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冷高科(北京)环境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冷高科(北京)环境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66918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