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针状热电偶有效
申请号: | 201820667566.3 | 申请日: | 2018-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84202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2 |
发明(设计)人: | 何兆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兆龙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K7/02 | 分类号: | G01K7/02;G01K1/12 |
代理公司: | 南京科知维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270 | 代理人: | 许益民 |
地址: | 2257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绝缘管 热电偶丝 针状 共轴设置 直角弯折 连接端 热电偶 竖直面 所在处 自由端 本实用新型 连续曲面 曲面结构 依次连接 锥体结构 测量端 套接 对称 自由 | ||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针状热电偶,包括绝缘管、保护管和热电偶丝,绝缘管、保护管和热电偶丝共轴设置,绝缘管和保护管分别套接在热电偶丝上,绝缘管包括自由端和连接端,绝缘管的外表面为连续曲面,自由端的上下外表面上对称设有直角弯折槽,直角弯折槽包括竖直面和水平面,绝缘管上竖直面所在处的外径等于连接端的外径,自由端水平面所在处的外径小于绝缘管的截面积最小处的外径,保护管包括第一部分、弯曲部分、第二部分和头部,第一部分与连接端连接,第一部分、弯曲部分、第二部分和头部共轴设置且依次连接,弯曲部分呈曲面结构,头部呈锥体结构,热电偶丝的测量端位于头部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电偶测量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针状热电偶。
背景技术
热电偶是通过测量其热电势来实现测温的,其两热电极是由两种成分不同的均质导体一端相互连接构成的感温元件。在由两种导体组成的闭合回路中,如果两端点的温度不同,则回路中就会产生一定大小的热电势。其热电势的大小只与导体材料的性质以及两端点的温差有关,同导体的截面积和长度无关。
实际应用中,热电偶的测量端容易产生热扩散,同时由于保护管的存在导致热电偶丝不能直接与被测物表面进行接触,从而导致热响应时间长和测温不准确。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针状热电偶。
本实用新型的针状热电偶,包括绝缘管、保护管和热电偶丝,绝缘管、保护管和热电偶丝共轴设置,绝缘管和保护管分别套接在热电偶丝上,绝缘管包括自由端和连接端,绝缘管的外表面为连续曲面,自由端的上下外表面上对称设有直角弯折槽,直角弯折槽包括竖直面和水平面,绝缘管上竖直面所在处的外径等于连接端的外径,连接端到绝缘管的截面积最小处的轴向距离小于竖直面所在处到所述绝缘管的截面积最小处的轴向距离,连接端到绝缘管的截面积最小处的外径呈减小趋势,竖直面所在处到绝缘管的截面积最小处的外径呈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自由端水平面所在处的外径小于绝缘管的截面积最小处的外径,保护管包括第一部分、弯曲部分、第二部分和头部,第一部分与连接端连接,第一部分、弯曲部分、第二部分和头部共轴设置且依次连接,第一部分的外径等于弯曲部分的最大外径,弯曲部分的最小外径等于第二部分的外径,第二部分的外径等于头部的最大外径,弯曲部分呈曲面结构,头部呈锥体结构,热电偶丝的测量端位于头部内。
较佳地,绝缘管、保护管和热电偶丝均为轴对称结构。
较佳地,热电偶丝采用镍铬-镍硅材料、铜-铜镍材料、铂铑10-铂材料中的任意一种。
较佳地,绝缘管和保护管均采用非金属耐高温材料。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针状热电偶的绝缘管和保护管均为非金属耐高温材料,具有任意弯曲、缠绕、不畏震动、安装方便、使用灵活的特点,适用于食品加工的温度测量;保护管的头部呈锥体结构,尺寸较小,既保证了整体强度又能使测量端壁厚更薄,使得热电偶的热响应时间更短;同时绝缘管能有效阻隔测量端的热扩散,使测量结果更加准确,绝缘管外表面的曲面设计也使得热电偶使用更加舒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针状热电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构造、特征、及其功能有进一步的了解,兹配合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兆龙电气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兆龙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66756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ZigBee网络的多功能温度测量系统
- 下一篇:一种表面热电偶